1973 钢铁洪流?信息化?信息化下的钢铁洪流 (2/2)
谢凯刻意强调了这方面。
他都是从网上看到的,至于是不是这样,谁知道呢。
反正这个够忽悠人就行了。
听谢凯这样说,其他大佬也都没法反驳。
甚至,不少人也理解了谢凯的潜台词——比苏联红军更不怕死!
这样以来,所有人都能明白美国为什么要给他们蓝军部队装备超-7a战机来模拟苏联红军。
“还有一个原因,苏联作战思想跟美国不同。在苏联军方,一直以来,作战制导思想都是核战争下的大规模装甲集群快速推进。美国以及西方世界,在这方面无论是战略还是战术,都没法跟一直习惯战略大纵深穿插、快速跃进的苏联红军比,其实这也是苏联从德国闪击战战术发展而来的闪击战……美国的部队,需要适应的是在战争中对手利用这样的战术进攻他们时候的防御跟反击……”
谢凯的话,让所有大佬都陷入了沉思。
甚至不少大佬,都开始在自己随身携带的工作笔记本上记录下自己的想法跟考虑的问题。v更新最快/
这些,都是未来一段时间需要解决的。
不同的国情,需要应对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世界各国,战略战术,都是不一样,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不同的侧重点。
苏联的作战,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着大规模装甲集群展开;而美国,面对苏联钢铁洪流的威胁,同样以钢铁洪流来对抗,根本就不是疯狂的苏联红军的对手,只能另辟蹊径,所以有了现在的高科技信息化战争……
中国呢?
这是摆在所有军方大佬面前的问题。
钢铁洪流?
改革开放二十年,中国经济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要想建设到苏联那么大规模,同样会让整个国家破产。
高科技信息化发展?
原本,中国科技就落后世界前沿;工业基础也薄弱,甚至工业系统都不够完善,要追上世界前沿,需要走很长一段路。何况,中国这些年的国防策略,一直都是战略防御,国防建设,都是以防御为主。
蓝军的存在,就是为了从各方面来寻找防御上的漏洞,进而补上这些防御上的漏洞,避免敌人入侵的时候直接以摧枯拉朽的势态长驱直入。
“那我们的蓝军呢?”司徒雷停下了笔,认真地询问谢凯。
哪怕他已经知道了谢凯想要表达的意思。
还是提出来,就是为了让谢凯自己说出来,也让其他人听到。
夏国锋从来没有如同看好谢凯这样看好一个年轻人,甚至不少非公开场合都在帮着谢凯在各位大佬面前帮着说话。
这是有理由的。
“我们的国防,跟苏联以及美国都不同,无论是苏联的钢铁洪流,还是美国的信息化战争,其实都是有着缺陷。在未来战争中,信息化,这是必不可少的;而强大的装甲集群跟争夺制空权的空中卫士、甚至是争夺制海权的舰队,都是必不可少的……”
谢凯很严肃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是经过几十年实践证明的东西。
其实现在,部队大多数人的看法,都是向着西方看齐。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100727/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10072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1973 钢铁洪流?信息化?信息化下的钢铁洪流)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葫芦村人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