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网游小说 »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最新章节列表 » 第六百二十八章 洞若观火 (2/3)

第六百二十八章 洞若观火 (2/3)

文/银刀驸马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 本章字数:1928.9万字 | |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txt下载 |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手机阅读
王士珍看着林逸青,这时他忽然发现,自己渐渐的有些理解林逸青的所作所为了。以前他对于自己将要归于林逸青麾下的命运,还有些许的抵触,而现在的他,竟然隐隐生出了要在林逸青麾下作一番事业的渴望。

天津,直隶总督署。

“山海关那边儿,有消息没有?”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绍泉放下了手中的报纸,向侍立于一旁的薛书云问道。

山海关是边防重地,虽然不归李绍泉这个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管,但叶志超毕竟是他的老部下,所率领的又是他的淮军旧部,他自然不能不关心。

对于山海关发生的事,他已经有所耳闻,只是他想不明白,为什么林逸青到了山海关之后,那里便会出了事儿。

他现在最为担心的,便是林逸青的安全。

“现下还未有消息,我已经给叶镇发了电报,要他速速回电。”薛书云答道。看到李绍泉忧形于色,薛书云安慰他道,“大人勿忧,叶镇所部尽为淮军精锐,且其治军有方,又有林瀚鹏相助,不会出什么大事的。”

“淮军现下暮气已深,别人不知道,我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李绍泉叹息了一声,“我当年只重这‘器’,忽略了‘人’,今日想起,仍是悔之无及啊!”

“大人勿要自责,新生之事,须当由表方能及里,当年之情形,只能如此。”薛书云说道,“现下情势比之当年,又有所不同,自可徐徐更之,不必过于忧虑。”

李绍泉听了薛书云的话,回想起自己创建淮军所经历的种种艰辛,禁不住感叹起来。

作为现在的大乾帝国国防主力的军队,淮军的近代化,是以从武器装备近代化为开始的。

淮军成军时,一切均仿湘军,武器装备主要为大刀、长矛、小枪(鸟铳)、抬枪、劈山炮等旧式兵器。彤郅元年8月,淮军进驻上海还不到五个月,李绍泉就已令淮军各营添练洋枪小队,共有洋枪千杆。在镇压圣平天国革命的过程中,淮军装备洋枪的数量不断增多。彤郅三年五月,李绍泉称:淮军枪炮最多而精,郭嵩林、杨鼎勋、刘士琦、王永盛四军15000人,洋枪有万余支,刘铭传所部7000余人,洋枪4000支。在镇压绺军起义时,淮军陆师5万余人,约有洋枪4万杆,摒弃了旧式兵器的大部,而装备近代西洋枪炮。在此以后,淮军所装备的西洋武器,也随着西洋武器的不断更新而更新。洋枪由前膛更新为后膛;洋炮则由前膛短炸炮更新为长炸炮、后膛钢炮。

淮军的新式武器装备,最初主要是通过各种渠道购自外洋。但是,向外洋购买价格昂贵,又缓不济急。因此,在向外洋购买的同时,开始自设局厂制造新式军火,首先制造新式军火的兵工厂,有上海的三个炸弹(炮弹)局,统称“上海炸弹三局”,分别由英国人马格理、淮军将领丁雨生、韩殿甲负责,用机器制造开花炮弹。淮军攻陷苏州后,李绍泉把由英人负责的上海炸弹局迁至该地,并购买机器设备,成立苏州洋炮局,每周可生产1500至2000发枪弹和炮弹。彤郅四年5月,李绍泉在丁雨生、韩殿甲两炮局的基础上,又购买了美国的机器设备,组建了规模更大的江南制造总局。该局生产的新式军火种类繁多,有西式前膛来福枪、林明敦边针枪、林明敦中针枪、黎意兵枪、快到新枪,9磅子前膛炮、阿姆斯特郎m 磅大炮、100磅至380磅大炮,以及各种火药、枪炮子弹和水雷等。李绍泉署理两江总督后,把苏州洋炮局迁至南京,扩建为金陵制造局,制造各种枪炮子弹等。彤郅九年,李绍泉调任直隶总督后,即接管由通商大臣崇厚督办的天津机器局,并加以扩大。以上几个兵工厂全部采用大机器生产,所制造的各种新式武器、弹药,全部或部分供应淮军,使其武器装备的近代化有了基本保证。

淮军在武器装备方面的变化,相应地在组织编制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变化。首先,是洋枪队的增设。淮军初起,以营为单位,每营由刀矛、小枪、抬枪、劈山炮等队混编。彤郅元年8月,淮军各营已编配洋枪小队;淮军程雪琦部于10月还组建了洋枪营。这在当时已算是一种新式编制。其次,是炮队的编成。彤郅三年5月,淮军由程雪琦和刘铭传所部炮队,组建成专门的炮兵部队。旋又接管常胜军炮队600人。次年,淮军共组建开花炮队四营,均装备了开花炸炮。到光旭三年淮军仿德国炮兵营制,组建新式炮队19营,装备德国克虏伯后门钢炮114尊。此外淮军还增编了名为“长夫”的“工程兵”。长夫之制本于湘军,每营设180人,承担搬运弹药、军装、抬枪、劈山炮等杂役。随着武器装备和作战方式的改变,淮军的长夫则主要担负修筑洋式炮台、营垒和疏河、修路等工程任务,与西方早期的工程兵相似。此外,淮军中编有骑兵部队。骑兵虽属乾军旧有建制,但淮军的骑兵已与旧式骑兵不同,弁兵皆装备双响短洋枪。

淮军武器装备的近代化,必然导致采用先进的训练方法。淮军刚到上海,李绍泉就密令其将弁学习外国军队的“临敌布阵之法”。随后,淮军将领刘铭传聘请一名法国军官,在营中教练施放洋枪。从彤郅二年开始,李绍泉便令各营雇觅洋人,教练使用炸炮、洋枪之法。李绍泉又在德国选雇德军退伍军官24人来华,到淮军各营教练枪炮技艺和西方战阵新法。

淮军的近代化之所以发生和不断深入

(快捷键 ←) 上一页:第六百二十七章 诡谋揭破(2/3)章节列表下一页:第六百二十九章 积弊难消(2/3)(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