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二战之我是蒋纬国最新章节列表 » 第507节 北亚四城 (3/5)

第507节 北亚四城 (3/5)

文/飞星骑士
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 本章字数:987.62万字 | | 二战之我是蒋纬国txt下载 | 二战之我是蒋纬国手机阅读
区都不适合种植农作物,特别是我们眼下的北亚四城地区,农田非常少,并且寒冬已经到来了,我们不可能依靠自力更生而获得足够的粮食。北亚四城以及北亚境内大部分城市,都是依靠交通(西伯利亚铁路干线)和当地的矿产而发展起来的,基本上都是工业城市,不具备农业基础。北亚境内的城市都是采矿、冶金、加工,把工业产品通过铁路运去东欧和中亚,继而再通过铁路运来粮食,从而维持城市的整场运转。北亚四城也是一样,工厂众多、工业发达,但缺乏农田,特别是北亚四城现在一头一尾都被中国军队攻占,铁路完全断绝,得不到来自东欧或中亚的粮食了。可以说,我们手里的粮食是固定的,吃掉多少就会少多少。中国军队把我们封锁在北亚四城后曾进行一段时间的空袭轰炸,我注意到了,他们出动的飞机并不多,也没有往城市里扔炸弹,而是把炸弹扔到了郊区外的田野上,扔下的都是燃烧弹,把农作物统统付之一炬。我现在才醒悟了,这都是中国军队策划好的,他们烧光了我们控制区内本来就很少的农田,进一步地打击我们的农业基础。而现在,冬季已经完全到来,我们也不可能种田了。”(南京军出动轰炸机轰炸北亚四城,几乎都是用燃烧弹轰炸农田,没有轰炸城市本身,一是为了烧光苏军控制区内的农田,二是为了节约飞机和弹药,用于其它战场,三是刻意地保护北亚四城,因为中国需要北亚四城的工厂、工业设备、基础设施等。)

参会众人的心头都变得愈发沉甸甸。

科涅夫继续说道:“中国军队确实包围了我们,但没有完全包围,我们的东、西、南三面都有中国军队,北面则没有。不过,中国军队并不是对我们网开一面,他们之所以没有在北亚四城北面部署重兵,共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控制区是比较大的,三十多万平方公里,即便他们只是把部队部署在铁路、公路、隧道、山隘等交通节点,他们想实现全面包围我们,也需要调动极多的部队,这会导致他们在兵力上陷入浪费、不足,也会让他们的包围圈陷入兵力密度稀疏,导致我们可能集中力量于一点进行突围或反击;二是没有太大的必要,北亚四城北部地区是非常荒凉的西伯利亚原野,上百万乃至几百万地区都是无人区。也正因如此,我们才有一条十分微弱的对外联系通道。北亚四城里,位置最东是新西伯利亚,最西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最南是新库兹涅茨克,最北是托木斯克。从最北的托木斯克出发,会有一条陈旧而简陋的公路延伸向西北方向,迂回四百多公里后转向东南,延伸三百多公里抵达秋明。这条全长七百多公里的公路,是我们最后的生命线、输血管,很可惜,它很脆弱,因为条件原始、环境恶劣、设备不足等原因,这条公路的运输力是很低的。”

苏赛科夫问道:“怎么会有这么一条公路呢?是事先修建的战备公路吗?”

科涅夫看了看苏赛科夫:“是用于把犯人流放到西伯利亚的公路。”他继续说道,“这条公路的运输力非常低,我们可以通过这条公路获得从乌拉尔工业区、农业区运送来的物资,虽然每天只有几百吨,但会积少成多的。”

瓦图京有些不太明白:“科涅夫同志,你说的‘艰难选择’到底是什么?”

科涅夫沉默了一下:“那条公路每天只有几百吨的运输量,如果用来运输粮食,勉强可以缓解我们的粮食危机,如果用来运输武器装备、军械弹药,可以慢慢恢复我们的战斗力。”

将领们都明白了。

崔可夫声音微微发抖地说道:“肯定要把大部分的运输量用于运输粮食的!”

科涅夫唏嘘道:“即便把全部的运输量用于运输粮食,还是会饿死人的,只是饿死的稍微少点罢了。那条公路用来运输粮食,让我们糊口都不足。”

瓦图京低声道:“如果我们想要恢复越强越好的战斗力,就要用那条公路大量地运输武器弹药,但作为代价,粮食供应会严重不足,北亚四城境内会饿死很多很多的人。别忘了,中国军队还在每天每夜不断地增加我们控制区内的人口数量。”

“是。”科涅夫低声道,“这就是我们的艰难选择。也许,我们可以弄来更多的汽车,加大运输力,同时兼顾粮食和弹药,慢慢地积少成多,但是,中国人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的。根据我的推测,德军在东欧战场上陷入不利,中国军队要前去增援,如果德中联军取得胜利,或者逆转了局势,中国军队肯定会调过头对我们发动攻击,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拖延下去,陷入不利的是我们。根据情报,中日正在进行军械方面的谈判,中国会把东西伯利亚割让给日本,从而换来日军向中国军队提供大批的飞机火炮,同志们,中国军队的重火力不是一直原地踏步的,是在不断提升的。”

会议现场陷入寒冰般的沉默中。

半晌后,苏赛科夫缓缓地说道:“眼下,我们并没有别的选择,祖国第一,胜利第一,前线第一,为了胜利,我们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也是值得的。”他的言下之意是很清楚的,那条公路运来运输军械,早日让北亚四城苏军恢复强大的战斗力,至于粮食不足,最终饿死无数人,只是苏联为了战争胜利而付出的代价。

崔可夫激动起来:“苏赛科夫同志,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是,胜利是第一的,但苏联人

(快捷键 ←) 上一页:第506节 军事家事 2(3/5)章节列表下一页:第508节 跨湖奇袭 1(3/5)(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