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群芳寻踪最新章节列表 » 第八十七章:早朝 1 (2/3)

第八十七章:早朝 1 (2/3)

文/金之天狼
三国之群芳寻踪 | 本章字数:640.37万字 | | 三国之群芳寻踪txt下载 | 三国之群芳寻踪手机阅读
最重要,最重要的是要能吃苦要有顽强的意志。不然长得再五大三粗也没有。站军姿就是一个衡量吃苦耐劳和意志力的最简单标准。下午跟卢植交接兵权时。卢植当下没有感觉到异常,毕竟他已有五年没统领北军五营了,到他感觉异常时,兵权已经交接完毕,他已经骑虎难下,而且金良还多给了他两千人,他也不好因为这件事就跟金良反目,只好吃了这个哑巴亏。

第二天的凌晨时分。吕布在高顺、张任等将领的簇拥下,在赤忠卫队的保护下,快马加鞭,进入洛阳城。朝会已经推迟两天,很多大事都悬而不决。这一天的朝会就不能再拖延,便如期在崇德殿举行。

趁着皇权衰落,京师世家掌握,袁绍等人还想跨刀入殿,却被黄忠带着羽林军把他们缴械:“宫门解刀,若跨刀入宫。视同谋反,就地格杀。”

看着上千龙精虎猛像是脱胎换骨的羽林将士。袁绍等人一不想把命丢在这群武夫手里,二来也不敢再冒天下大不韪像数日前一样强进宫门,只好解下佩刀。

袁术眼尖,看到金良挎着七星宝刀,张宁背着桃木剑,麾下诸将也都持刀拿剑跟随身后,悠然步入宫门。

袁术气急败坏,冲着黄忠大喊:“匹夫,你没看到金良他们都跨刀拿剑?你怎么不拦着他们那帮武夫,却来阻拦我们世家大臣?”

黄忠轻蔑一笑:“金大人已被皇太后赐封为光禄勋,负责宫殿警卫,本就应该手持兵器职守宫禁,再则金大人有救太后、天子、陈留王大功,被太后封赐可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余等何人,敢跟金大人相提并论?!”

袁绍早前招募的颜良、文丑并未带在身边,而袁术招纳的张勋、纪灵也都留在府中,而以袁绍等人的孱弱武功根本不敢跟黄忠呲牙咧嘴,只好忍气吞声。他们心里却在想,等下我们掌握了朝政,要金良、黄忠你们这些匹夫好看。

皇宫里的血迹、火烧印迹还没有处理干净,每个角落都隐隐可见,空气中还残留着血腥味和烟灰味道,但许多世家大臣眼神里掩饰不住那股得瑟,在外戚何进、十常侍垮台后,他们不再被党锢,天下该是他们士大夫的了。

这是金良第一次参加朝会,很多人他都不认识,便冷眼看着这群意图瓜分朝政的衣冠qín_shòu,心里一个个地给他们判了死刑。

朝堂左边为首的便是太傅录尚书事袁隗,依次便是司空刘弘、司徒杨彪、光禄大夫马日磾、河南尹王允等大臣,右边为首的便是司隶校尉袁绍、虎贲中郎将袁术、典军校尉曹操等人,金良敬陪末座。太尉刘虞兼着幽州牧,身在幽州。

汉灵帝末年,大将军何进录尚书事,太傅袁隗录尚书事,两人同理朝政,现如今大将军何进被袁绍阴死,袁隗独揽朝政,意气风发,得意的很。与此同时,袁隗的大侄子袁绍身为司隶校尉,执掌司隶地区还负责监管京师和地方上的百官,权柄甚重。这袁氏叔侄立于朝堂之上,雄赳赳气昂昂,看起来这朝廷似乎不是刘家的,而是袁家的。

袁家的跋扈气势早已落在一旁的司空刘弘、光禄大夫马日磾、尚书侍郎郑泰、原大将军主簿陈琳等人眼里,他们不禁想起新近流传在洛阳的一个八字谣言“田氏代齐,袁氏代汉”,再看看袁家自党锢以来的举动以及袁家叔侄在十常侍作乱时的所作所为,越发显现出袁家存有狼子野心。杨家跟袁家素有姻亲,杨家也算四世三公,跟袁家是一丘之貉,杨彪自然不把谣言当成一回事,王允暂时依附于袁隗,自然也不敢拿那个谣言说事。

汉室宗亲刘弘、东汉大儒马融侄儿马日磾、由何进征召的尚书侍郎郑泰等人原本也以为那谣言是荒诞的,但他们都见过了袁绍假冒何进发给原并州刺史丁原的书信,确认了袁绍的阴谋,再加上尚书令卢植、大将军主簿陈琳等人的说服,这些原本的中立派开始对袁家有了不满,一旦有了不满,就在现实里寻找袁家不轨的证据,证据越搜越,越发证明了袁家是包藏祸心。

袁隗袁绍等人自以为一切掌握,根本料不到朝中已有相当一部分忠于刘汉朝廷的重臣开始准备反对他们对朝政的垄断。十四岁的少帝刘辩,因在他之前灵帝的几个儿子纷纷夭折。灵帝就把刘辩养在一个道士家里。妄想用道士的道术护佑刘辩。刘辩自幼长在道士家里。没见过什么世面,根本无力抵御那些世家大臣跋扈的气场,坐在龙椅上呆若木鸡,何太后在他一旁一个劲地使眼色,见他毫无反应,何太后才轻轻咳嗽一声:“先帝驾崩不久,大将军与车骑将军又先后追随先帝而去,多赖众位贤良大臣。齐心戮力,共除奸宦,才保得社稷安稳。众位大功,本太后都记在心上,等下便逐一封赏。”

金良不住地偷笑,这政治太好玩了,何太后明明恨死了这些阴谋害死两位兄长又除掉她的臂膀十常侍的世家大臣,却在脸上装出一副感恩戴德的样子。?那些朝中大臣像是经过演习排练过一样,不约而同跪倒在地,异口同声道:“此乃臣下应尽职责。臣下愧不敢当。”

这些大臣嘴上说愧不敢当,脸上却流露出你若不给我封官加爵我就给你没完的神情。让金良看得很生腻味。

何太后又说:“现今天子年幼,不能亲政,便由本太后摄政。”

那些大臣又纷纷跪倒:“全凭太后圣裁。”

何太后便取出一大叠任命诏书,因为宣读诏书的小黄门宦官全

(快捷键 ←) 上一页:第八十六章:规划出路(2/3)章节列表下一页:第八十八章:早朝 2(2/3)(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