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武侠小说 » 儒之剑最新章节列表 » 第四十三章 兵家精髓 (2/2)

第四十三章 兵家精髓 (2/2)

文/千山归来
儒之剑 | 本章字数:217.71万字 | | 儒之剑txt下载 | 儒之剑手机阅读
纠缠在一起,隐约有灵力的波动,少年立即反应过来,刚才的那位青年军士就是一位体修,境界不算高,刚才要发难的的时候,明明双手距离弓箭还有一段距离,少年便有种被瞄准的感觉,这应该就是兵家所追求的势,因势利导就是兵家精髓之一。

还有,刚才所有回报的探马全是后来的,当初的那十名近探无一人返回,近探的最起码的一项纪律,就是接敌立报,就是遇到敌人,第一件事不是厮杀,而是立即有人第一时间回报大营,作用是预警,第二时间回营的要带回相对准确的情报,作用是对策,但是也不能迟。

第一波的探马没有一个回来,只能说明,全部遭人埋伏,少年本还想看看战场情况,现在根本不及多想,从见到第一受伤返回的探马到现在至少有半炷香的时间了,那个青年军士危矣。

少年灵力再注入双腿,双腿一用力,人如飞燕一样从地面一掠而起,如流星般飞过树梢,看看距离战场边缘已近百步,达到飞剑的操控范围,岩浆火灵剑在少年飞掠的速度的加持下,瞬间而至战场,同时穿透两个身穿异族软甲的骑士,可以说这次飞剑的速度比起海东升还要快上一倍。

飞剑去势不减一道弧线,又洞穿一个异族人的喉咙转而回到少年身边,少年则稳稳的站在杨树之巅,战场的情形尽收眼底。

战场共有三十人僵持在一起,那青年军士傲立在当场,手持弓箭如满月形,引而不发,身上虽中数箭,但是毫不影响他对周围羌兵的威慑。箭伤虽不致命,但也令他无法移动。在他周围有七具遗体,临倒下还似要相扶搀扶为中间青年抵挡箭矢,还有两人手持腰刀,单腿点地,盯住青年的侧后方,既不影响青年射箭,又可以三人相互拱卫身后,青年身上的箭矢很有可能就是不能避开之箭。避开了,同袍就会倒下。

再向外,横七竖八卧着十匹战马,战马周围有好大一片绿色藤蔓,战马虽未死,被这种藤蔓缠绕的上,枝蔓在极快的速度疯长,战马的四条腿已经被藤蔓彻底束缚住了,这藤蔓还想一直延伸到青年战区之内,被左右护卫挥刀斩断。

这就是无人回报的原因,不是被围,而是被困,周围有近三十名还能战斗的羌戎战士,四周横七竖八十多名羌戎士兵的尸首,大多数是弓箭手。

在驿道的另一端,一个面涂油彩,头插羽毛,胸前挂各种骨饰的中年人,手持法杖半举,口中念念有词,随着他的咒语,一道道灵力波纹散播出去,地下的藤蔓就不停地生长,从青石板长出藤蔓,显得无比的诡异。

在这巫师的左右各站,各站一名刀盾手,用来保护这位法师,让其施法过程不被打断。

刚才三人突然毙命,将现场的僵局打破,很显然对方来了修士助战,使得他们似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的感觉。

先前,羌戎百夫长设伏,安排萨满巫师用藤蔓术困住了十人队,用弓箭手覆盖,再让刀枪手一拥而上,四十多人对十人,又是突袭,本以为定能全歼这个小队,活捉那个重要人物。

不成想,在突遭释放藤蔓偷袭,马匹被放倒的同时,这十人小队不是想象中的混乱,逃窜或者向前拼杀,而是在滚落下马的瞬间已经将腰刀抽出握在手中,随着滚落之势,迅速聚拢在一起,拨打十多支覆盖过来的箭矢,虽有人中箭,但是无疑这是将损失降到最低的反应。

而那名青年军士更是在马匹摔倒的瞬间将弓和九支箭矢握在手中,借翻滚之势滚入同袍圈内,毫不避让射向他的箭,应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必须去做,不做损失只会更大,那就是射出他手中的箭,不能让,避让就会干扰他的瞄准,影响他的射速。在小队众人翻滚聚拢到一起的时候,他已经射出三支箭,目标就是威胁最大的三名长弓手。

当他们立起身的时候,只有七人还活着,那三位同袍虽未站起,但他们死也死在防御位置上,正是他们挡住了射向中间那人的箭。

七人各占方位,不出击,他们就是要确保自己这一方,不会有箭矢通过,兵刃格挡不了,就用身体挡住,而中间的那人没有时间去关心部下的生死,因为对部下最好的关心就是解除他们的威胁,就是稳定快速的射出手里的箭。

当伏击者射出三个波次后,中间那人已经射出了九箭,羌戎百夫长带了设伏的十名长弓手仅剩一名,和其余马弓手被对方的气势镇住,全部隐藏在树后,刀枪手发喊要冲上来的时候,却无法再动,因为当中的那位已经弓如满月,箭势已成!兵家形势者,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引而不发,撼慑全局。

面对含而不发的箭势,每个羌戎士兵骨子里冒寒气,全都被震慑,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觉得那支箭是对准他们自己的,他们见到那人射出的每支箭都命中眉心,不偏不倚!

先立威,后建势,因势利导,无往不利,这就是兵家的精髓!

(快捷键 ←) 上一页:第四十二章 我要去北方(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