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的清香,弥散在全场。那味道奇特幽香,似蜜糖,更像花香,缥缈神秘,有典雅贵气。袁秋华一闻气味,即知这是正宗的老檀香。演奏台正东,放着一张黄色的琴桌,样式古朴端庄,庄重大气,一看琴桌鬼脸花纹,就知道是黄花梨。汉代青铜博山薰炉,错金镂空佛薰炉,金光闪闪,全身上下散射着一股“有钱人”的气息。炉盖上装饰着神山、四灵兽“青龙、白虎、玄武、朱雀”、珍禽和仙人,炉顶站立了一只凤凰。历经沧桑,静静的像猫一样温顺地蜷伏在桌面。香气就从镂空的孔洞飘逸出来。味渺渺,烟丝丝,袅袅青烟,仙气飘飘,如炊烟飘散,丝丝香气,缕缕香味,静静的飘溢,慢慢的散发,清雅的幽兰味,沁人心脾,安神醒脑,让浮躁的心,情不自禁的沉静下来。
赫鹏程登台,摆放琴承。他并未下台,转身走向琴桌,盘腿席地而坐,打开随身背包,掏出三足鼎式鎏金青钢宣德香炉、五色琉璃箸瓶、青花香盒三种器具。香炉放置琴桌中间,两边各置箸瓶、香盒。他从香盒拿起一盘地道的老沉香,点燃,搁香炉内。他双手合十,静坐香前,打坐禅定。点燃一炷香,一缕沉馥馨香,舒缓俗世烦忧。
古人抚琴,属于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文雅之事,不但要先沐浴,更衣,洗手,选在静室之内,或山谷草堂,或溪涧林衅,还要预备炉、瓶、香三事,即焚香的必备之物。焚香时,香盒用来贮放香料,箸瓶是盛置火箸、火铲之类用具的铜瓶,香炉为焚香之器。行为艺术,温润清雅,寻师访友,切磋琴艺,以琴音会意,以声律感人,怡然自乐,这三件东西,一件不能少,既有肃穆庄重的仪式感,又有信仰神圣的使命感。天崩地裂、洪水滔天、电闪雷鸣、暴雨大作,只要我心安然,便在桃花源,便是艳阳天。于是乎,空阔的水边空地,孤松下的巨石,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古人席地而坐,将古琴置于双膝之上,面对高山流水,抚琴高歌。
司仪报幕:接下来,请欣赏古琴独奏《春江花月夜》。大家掌声,有请袁居士登台献艺。
袁秋华抱琴上台,慢步上前,来到琴承旁边,面对在场人,轻轻的颔首,微笑致礼。袁秋华身着一件荷粉色的束腰垂踝旗袍,纤瘦轻盈,远望若仙子。胸挂一串六道木佛珠,阳光倾泻在黑色挂珠上,给每颗晶莹的珠子点上一个反光圈,像是一只只炯炯有神的眼睛。她头盘古装发髻,插一朵珊瑚与翡翠制成的牡丹簪子,花蕊镶嵌蓝宝石,牡丹的每朵花瓣,都用珊瑚制成,抖动的时候就好像真的花朵一样。叶子是由上等翡翠雕制,所有的花蕊,花瓣及叶片,都用非常细小的纯金累丝托穿扎起来,兼具花画之美与古雅之风,彰显雍容华贵之姿。
她面容恬静,瓜子瘦脸,俊俏妩媚,柳眉弯弯,双瞳清澈如水,皮肤白若霜雪,透着点点粉红,丰润的双唇,轻轻的喘息,如玫瑰花瓣娇嫩欲滴,极为难见的是,没涂抹任何粉彩唇膏,素脸朝天,清水芙蓉,身上却透露出温文尔雅的气质,端庄舜华的气度。她从容,冷静,淡泊,坦然,她清爽优雅,青春芳醇,意气风发,她动作舒缓,举手投足间,大家风范尽显。
袁秋华褪去琴袋,琴摆琴承上,徽位朝外,七弦朝内。她琴前坐下,闭目,轻吸一口气,静心凝神,十指缓缓提起,葱嫩如玉,柔若无骨,然后睁眼,修长手指,轻柔虚按着琴弦,准备开始调制琴音。古琴的演奏,以左手按弦取音,以右手弹弦出音。在正式演奏之前,琴师需要简单的调节一下音调,以保证演奏的准确性。
忽然间,一白衣青年,匆匆忙忙赶到,双脚一跺,助跑两步,猛然发力,纵身一跃,腾空飞了起来。脚尖点在椅梁,跟着借力,再次腾飞。跌起,落下,蜻蜓点水般,一连点了四次,飞了几十米,瞬间就到了台前。手按台沿,借力一个后翻空,空中摆个白鹤亮翅,外加金鸡独立,缓缓,慢慢,徐徐,稳稳,飘落在琴前方。
身材修长,衣带飘逸、如此狂放有活力,身手敏捷,动作洒脱。
这一幕,台下的人们,全都傻了眼,看呆了。
二十多岁的样子,脸型椭圆,眉清目秀,俊朗清逸,高鼻梁、双眼皮、薄嘴唇、肉墩墩的下巴、耳垂肥厚。一身素白汉服,长衫宽袖,玉树临风,面色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123337/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12333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登台演奏)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温泉浴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