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不让扶的孩子最新章节列表 » 第1章 于智 初尝爱情 (12/13)

第1章 于智 初尝爱情 (12/13)

文/行者zpc
不让扶的孩子 | 本章字数:27.93万字 | | 不让扶的孩子txt下载 | 不让扶的孩子手机阅读
变,让我看到了希望,我觉得我的春天就要来了,爱情岁月里那漫长的寒冬即将过去,迎接我的将是春风拂面,万物复苏的美好季节。

“你想什么呢?”她打断了我的发呆。

我是一个独生子,没有任何的兄弟姐妹,所以与人交流的机会相对少一些,很多时候我习惯在思想中,自己与自己聊天。在我的灵魂深处,有两个不同的我,他们的性格迥异。做事风格大不相同,一个倔强的我,有一股子的冲劲,什么事都喜欢争取。无论怎样的困难摆在面前,必是先去尝试,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然而另一个我就懦弱了一点,他总是思前想后,喜欢把事情从头到尾的想个彻底,理性的分析这件事做成的几率有多大,也会考虑到一件事付诸行动后会出现怎样的后果。但往往都是在思虑万千之后,选择放弃。两个我都自信的认为自己的道理是可以说服对方的,经常毫无保留的规劝对方,然而达成协议的时候却很少。在他们不吵的时候,简单的我喜欢憧憬未来,想象事情美好的发展,乐观的结果有时想到妙处会令自己笑出声音。我理智的承认自己喜欢做梦,做白日梦。做梦时很惬意、很陶醉、也很享受。刚刚的我就是进入了这样的白日梦状态。

我收住了飘向美好春天的脚步,回应她道:“我有时会陷入刚才的那种状态,突然的进入自己的世界,想一些半虚无、半实际的事情”。

我在说话的同时欣赏着她的美丽。她,笑容甜美,手白皙而柔软,纤细的手指轻拂过随风飘逸的长发,眼神中闪现着羞怯,羞怯的背后隐藏着我未曾感知的幸福。她低头对我说道:“我也会有这样的时候,你都想什么?”

“想像美好”。

“在你心中什么是美好?”她疑惑的问。

“我心中的美好有很多,美好的未来,美好的爱情,美好的一切。心之所向,心之所往,都是美好的。”

“我喜欢追求内心的简单快乐,对生活没有太多的奢求,只希望能得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她也敞开心扉的表述了自己。

“你要比我高级,我是随心傲游,随意梦想,做白日梦;你是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良好精神境界,你的追求很难达到,不是吗?”

“现代人对物质的渴望已经从需要提升至了贪婪,yù_wàng蒙住了人们的双眼,评定一个的人标准,从原来的人性、学识认可变成了现在的财富认可,善恶观也随内心标准的变化倾向于谁有钱,羡慕谁,谁有势,接近谁;笑贫不笑娼、笑穷不笑奸的可耻状态中,很多人因为金钱的富足,变的为富不仁,变的目空一切。人们藐视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但往往都拥有这样的心理却不自知。对真善美的认知,从真心向往,变成了内心向往,行为反之。人们在追求物质世界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内心的善越来越消失殆尽,恶在不断蔓延,开始时人们发现自己的恶,心存羞愧,但渐渐适应、习惯、无视,让恶肆无忌惮的迅速蔓延,到后来觉得恶是必然的,无恶则是懦弱,则是愚蠢的表现,善恶颠倒,人心沦丧。”

“我也痛恨这样的社会现状,但无力回天,先是烦躁、排斥,接着试着接受,再后来也错误的认可了。”

“你有信仰吗?”

“没有,曾经想过,但我不知道该相信谁,我心中任何的神都是神圣的,但也是虚幻的,我认同他们的理论与见解,从中汲取了很多宝贵的思想,也得到了很多的启发,但不具体的信奉谁。我甚至认为他们都只是人,都是有着独特思想,有超凡影响力,有缜密思维、有丰富生活阅历、有特殊见解,勇于改变现状、不苟同于他人的人。”

“我同你一样,也是无神论者,我只信仰内心的善、内心中自己的准则。曾有人对我说过,佛学中的一种修为就是认识心中的善念,将善念传达给他人。并不是现代人的简单放生,追求表面的安慰。在古印度释迦牟尼佛时代大致与中国的孔子时代时间上相差不多,释迦牟尼佛很随性,并不刻意的去做表面文章,而是用尽心力去教化、影响身边的人。他从不拘泥于形式,就拿释迦牟尼佛传法来说吧,他崇尚用自己的语言去宣扬佛教,从不要求沙门或比丘用固定的语言,例如梵语,来传播讲义。在释迦牟尼佛时代,沙门或比丘使用各地方言传法都是被准许的。释迦牟尼佛与孔子都不是虚荣、看重权利、金钱、名誉的人。释迦牟尼佛原名悉达多,在未走上佛教道路之前曾经是一位王子。如果按现在人的思想,佛祖已经达到了现代人所向往的顶峰,并不需要再去追求什么,享受物质就可以了。但只因他对自己还有所要求,有所向往,才放弃权利、身份、妻子、儿子、身边的一切走向了艰苦的成佛之路。释迦牟尼佛与孔子有个共同点,他们两人宣扬的道义与思想自己在有生之年都未总结成书,都是由他们的弟子或门人后期归纳的。但他们后世一个成为了亿万人敬仰的佛,另一个成为了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所以说人的一辈子别因为金钱、权利、名誉去羡慕谁、崇拜谁,都应按照自己的内心去完善自己、充实自己,做好了自己,也就成就了自己。

“你的认识很深,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与认可。”

“为什么要他人的认可,做应该做的事情就好了。”

“你能做到多少?”我含笑的问道。

“很少,我很想

(快捷键 ←) ← 章节列表下一页:第2章 石秋萍 如堕烟海(12/13)(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