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纪午的科举路最新章节列表 » 66.入县学,收税粮 (2/2)

66.入县学,收税粮 (2/2)

文/一见一
纪午的科举路 | 本章字数:74.76万字 | | 纪午的科举路txt下载 | 纪午的科举路手机阅读
驾车,黄荆答道:“田税三十取一,庄稼人交粮,秀才老爷你开具结票即可。”

纪午有疑惑,问道:“黄大哥,我朝不是提倡以银代粮的吗,为何都只听你们提到收税粮,而不提税银呢?”

大郓朝的田税是一年两税,分春税和秋税。当今有意效法明朝的“一条鞭法”,却又恐百姓不能全然接受,于是便有了先帝时期提倡银代粮的事。

黄荆啧啧怪叹两声,道:“秀才老爷有所不知啊,今年的粮食价格较去年跌了好几分,老百姓又不傻,自然哪样划算就交哪样了。”

粮食价钱跌了,若执意交税银,就需要卖出更多的粮食才,如此一来,交税银就亏了。老百姓虽然没学什么四书五经,然心里的算盘门儿清。只是这么一来,就大大的加大了户房的工作。

纪午不用扛粮食搬上搬下,他只需要做好登记和做好粮食换算即可。大郓朝将税粮划分成优、次、劣三个等级,无虫无霉干爽饱满的粮食为优等,可享每两斗减一升的优惠。无虫无霉颗粒干瘪的粮食为次等,需每斗加收半升粮。劣等粮是被虫蚁害过或发霉的粮食,每斗要加收两升。这样的换算很简单,非常简单,对纪午来说轻而易举。可被加收粮食的百姓总爱跟纪午掰扯。

一个七十岁的阿婆扯着纪午的胳膊,指着纪午的鼻子骂道:

“不对不对,我家一共才七亩地,你怎么给算出来五升加收粮啊?我交了两斗优等粮,应该还要减半升才对,会不会算账啊!果然是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诸如此类的骂声比比皆是,纪午起初还保持着读书人的风度,把哪里该减哪里该加、加多少等账目一一解释清楚,可隔几户人家就会遇到胡搅蛮缠的人,他便没了解释的耐心和好脾气。

如此五天下来,纪午不光晒黑了,嗓子喊哑了,连精神头都萎了。

(快捷键 ←) 上一页:65.县衙办理文书(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