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徽说好,估摸着他安排好了,起身点上灯,穿上外衣。
董飞卿折回房里,换了件玄色长袍,对她打个手势,径自出门。
蒋徽站在厅堂门外,对他高大挺拔、步履生风的背影片刻凝眸。
城东。深夜的巷子显得更为悠长,空气中有清甜的花香。
董飞卿步履悠闲地走到巷尾,站在红漆大门前,抬手扣门。
过了片刻,有老仆人来应门,见是他,立时现出慈爱的笑容,“原来是公子,快请进。”
董飞卿笑道:“等会儿友安要带一样东西过来。”
“好说,我等着。”老仆人笑眯眯地道,“小侯爷还没回来,但早就留了口信,他和您存放的东西,您何时都能过来取,地方随便用。”这里,是唐修衡早些年置办的一所宅子。
董飞卿一乐,背着手走进上房,自顾自转到西梢间,点上两盏明灯,看了看窗下一局走到半路的棋,走到书桌后面,旋转一个抽屉上的铜拉环。
书架缓缓向两旁开启,现出来的檀木架上,放着大大小小的箱子。
董飞卿打量片刻,把并排放着的两个药箱拎到书桌上,打开一个,先后取出两个樟木托盘。
一个托盘里,一柄一柄形状各异、造型小巧的匕首顺序排列;另一个托盘里,则是形状大小相同的十二个白瓷**,安置在托盘上的凹槽里。
另一个药箱里,也有两个托盘,前一个里面,是一个针包,长短不一的银针闪着光,后一个里面,是一个个造型别致的小玻璃**。
查看之后,放回去。
这时候,友安拎着一个麻袋走进门,放到厅堂的地上,转过来行礼之后,请示道:“把东西放哪儿?”
“后罩房。”
友安称是,出门前瞥过两个药箱,心里就有数了。把麻袋送到后罩房,扔到地上,解开绑口。
麻袋里装的,是唐徛。
友安坐到一旁的椅子上,神色松快地看着麻袋。
过了一会儿,唐徛身形动了,缓慢、吃力地钻出麻袋。环顾片刻,看到友安。
他说不了话,只能用眼神询问、哀求。
友安对他笑了笑,“今日起,你要享福了:每日过的都是饭来张口的日子,我估摸着,你任何一根手指、脚趾都再不能动。
“再不需看到任何人、任何一样东西。
“再不用说真真假假的话。
“因为,你中邪了。”
唐徛目露惊骇,再到绝望,竭力挣扎起来。
友安从怀里掏出一个小账本儿,“我有给人记账的习惯。闲着也是闲着,我帮你算算旧账。”
那边的董飞卿给自己倒了一杯烈酒,端着杯坐到棋局前,一面落子,一面一口一口地喝酒。
剩下一口酒的时候,棋局被他走得乱七八糟。
他看着,笑得像个淘气的大孩子。
故意的。修衡哥何时过来,看到之后,一定黑脸。
喝完最后一口酒,董飞卿活动活动双手关节,起身拎起两个箱子,去了后罩房。
友安的小账本儿此刻翻到了一桩命案:“商贾之子杨岗,被你逼得跳河自尽,死的时候,刚满二十岁。没错吧?”
董飞卿悄无声息地走进门。
友安不再翻旧账,起身帮董飞卿把两张桌子拼成一个放人的长台。
董飞卿打开药箱,取出沾了酒精的棉纱,仔仔细细地擦手,随后,把剪刀、针包、匕首、****罐罐逐一摆放到长台上。
友安把唐徛安置到长台上。
董飞卿看着徒劳挣扎的唐徛,眸光锐利如鹰隼,语气冷森森的:“今夜,把我当杨岗的亡魂即可。”
唐徛真如见了鬼一般,剧烈地哆嗦起来。
对视的片刻间,她神色坦然,目光清明。
记忆中,蒋徽那双眼,有过很多种眼神,独独不会有畏惧、退缩。真的是无所畏惧的女孩。在那一刻亦是。
可终究是意态酷似,要在审视之后,才全然确定。
随后几日,两个病秧子安安静静地相伴度过。就算谈及姻缘大事,蒋徽也分外平静,不忐忑,无喜色。
彼此真正上火、生气,是在扬州走散那次。
那天他走在街上,下雪了,恰好经过一间茶楼,听得里面有人说书,恰好也渴了,回身对蒋徽打手势,告诉她自己要进去歇歇脚。
她就站在斜对面,笑盈盈地赏雪,视线也是与他相对的,他便以为她看到了,转身走进茶楼,要了一壶热茶,几色点心。
说书先生在讲的是首辅程询的轶事:父子两阁老,师徒双奇才,发妻是水墨名家——叔父仍如以往,是世人瞩目艳羡的焦点。
他不自觉地听得入了神,直到外面鸣锣开道的声音入耳,才猛然一惊:时间不短了,她怎么还没进来找他?
他急匆匆结账出门,在附近寻找,来来回回走了几趟,也没看到她的身影。
那个小女人,一会儿没看住,就出了幺蛾子。他气得牙根儿直痒痒。
要在喧嚣的街头找人,最有效的法子是站到高处,便于发现彼此。他以为她会和自己一样,第一时间想到这一点。
可是没有。事实证明,当天她那个小脑瓜成了摆设。
事过之后回想,他可以确定,她一定也曾反复寻找他,但用的是笨法子:走进每个所经的铺子查看。而他行走在高处,俯瞰路面的时候,一再阴差阳错地错过她的身影。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129811/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12981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88.结局(上))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九月轻歌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