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修真小说 » 从陈桥到崖山最新章节列表 » 文人之春篇 (2/3)

文人之春篇 (2/3)

文/梦中宋韵55
从陈桥到崖山 | 本章字数:804.25万字 | | 从陈桥到崖山txt下载 | 从陈桥到崖山手机阅读
官的同时,对一个地方做了重点照顾。派了一叫高保寅的去作怀州的知州。怀州正是河阳三城节度使赵普的辖区。高保寅刚一上任,几乎连怀州衙门里有几棵树都没数清,就立即上奏——赵普犯规了!他什么事都管着我。我请求按太祖定下的规矩“罢节镇领其支郡”赵普都恨不得找块豆腐一头撞死…罢节镇、收支郡,这都是他当年给赵匡胤出的好主意。结果没想到他自己也有当节度使的一天…啥也别说了,作法自毙!但赵普毕竟是赵普。3月,他主动做出了一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堪称找死的决定:他要进京!名义是给赵匡胤发丧,送老领导最后一程。太光明正大了,就连赵光义都没法拒绝。那好,你就来吧!赵光义磨刀霍霍,等着赵普上门试刀!

14日,赵普来了。啊!你终于来了,知不知道我很爱你?天天都想见你?不用回去了,就留在开封吧!还有,朕要给你个最高官职,三孤之一——太子少保!其他官衔想必你也不会再看上眼了,那就都还给朕吧…当时都有人在暗笑——太子少保?好大的官啊!可请问我朝现在有太子吗?你保个什么啊?但谁也不知道赵普这时心里也是乐开了花。达到目的了。他就是要丢掉这些烫手的官衔,脱离地方,回到开封天子脚下。要知在地方上,有无数混帐无赖们都争着抢着帮赵光义找他麻烦。这样搞下去,终有一天赵光义会理由充分地杀他头。

与其受小鬼欺,不如直接面对阎王!回到赵光义眼皮底下,一举一动让全天下人都看得见!无论如何,都比不明不白死在外面强!

顺利拿下赵普后,赵光义又做了2件让历代文人顶礼膜拜之事,让文人们从春天直接进入了盛夏!

修书,在我们民族文化内核中例来都是件经天纬地的大事。除传承文明的基本功能外,更多的是种象征意义。凡有这种以国集书,继往开来的行为,都代表那个时代是昌盛富足的、当时那位国君是圣明贤良的。如《永乐大典》之于朱棣,《四库全书》之于乾隆。

3月17日,刚做了5个月皇帝的赵光义命翰林学士李昉等10多人编纂92类、5卷的小说类书《太平广记》和55部、4558类、征引各种书籍达1689种、478.4万字、10卷的百科类书《太平总类》(赵光义爱读书是史上出了名的。《太平总类》因修成后供赵光义御览,每天3卷,1年看完。因此改名《太平御览》)

接下来赵光义做了件更大的事——修崇文馆。

回顾历史,不管国家怎样动荡、生民怎样涂炭,我们从不曾扔下自己手里的书本和心里一直固守着的文化信念!就在五代这样的乱世,都一样存留着“三馆”——昭文馆、史馆、集贤院。它们就是当时官方存储天下图书,集纳世间才俊之地。

但它们此时早已破败不堪了。宋太宗亲自到三馆看了看,摇摇头走了。随即下令在左升龙门东北为三馆选新址,即日起昼夜施工,不惜成本,要好要快,要比皇宫还要美观精美!就连馆内亭台楼阁的设计图纸,都是皇帝亲自画的。

太平兴国3年(978)正月,新三馆建成。开光之日,举国瞩目!迁旧馆之书分贮两廊。东、南、西廊为史部群书。分“经”“史”“子”“集”4部6库图书。其书原有12千余卷,平蜀得书13千卷,平江南得2万余卷。又下诏开献书之路,于是三馆篇帙大备,正副本凡8万卷。

2月1日,刚做了15个月皇帝的赵光义赐名新三馆为“崇文院”借此诏告天下“扬文抑武”的决心!

就这样,文人们的盛夏来临了,而武将们的严冬就此开始!

回忆一下一手创立大宋兵制、打压武人气焰的宋太祖赵匡胤,都对边境上军队实行“一国两制”边防军可随意动用当地财政赋税收入、可**从商牟利、对内对外甚至对异族交易都可,且一律免税。且可随意动用赚来的钱招募勇士、收买间谍、奖励士卒…总之想怎样就怎样。这都不算,赵匡胤在开封城里给这些边关大佬们修别墅,规格之高连施工官员都看不过眼而上报“这不对!都超过皇室成员的规格了”赵匡胤却大骂“不懂就闭嘴!边关将士远比什么皇室重要!急速造来,无使复言”

到赵光义时代又怎样呢?远征北汉的禁军刚一回国,赵光义就立即向全国所有节度使们下了条死命令——把你们家属的名单全部上报!然后按名单要人,限期到京!把这1多**都补充到殿前司,去干些承旨之类的贱职,就此圈养!

这是在做什么呢?人质!对!赵光义已把部下们当成了各封建属国,要他们送自己儿子进京为质。以后听命令服指挥就一切都好。不然你们儿子们就会人头落地。

是可忍孰不可忍!职业军人们本已开始淡泊的血性杀气被空前的危机感再次唤醒,每个人都不自觉握住了刀柄。但就在这时,京城里出现了一被当时士大夫们所激赏、更被后世文人们全体称颂的“文明”之举。

国家第一军人枢密使曹彬,无论什么时候,走在哪条街上,只要迎面遇到了士大夫们,他定会“引车避之”武将们的领袖也低头了,且据说是心甘情愿的…这是怎样一盆凉水啊。浇得大宋全国武人们都垂头丧气,心灰意冷。就从这时起,掌管全**务的枢密院地位,从五代时的领袖朝廷到宋初时的与中书省分庭抗礼,到这时就只能退居次席了。

有的人忍了,可有的人站了出来。曹翰站在赵

(快捷键 ←) 上一页:斧声烛影篇(2/3)章节列表下一页:陈钱献土篇(2/3)(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