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长大(八) (2/3)
沈英娘点头,“我也听我爹说过,毕竟不是专门的绣娘,况且镇上十户人家就有一户家里的媳妇和女儿送绣活到店里卖,粗看好些和要求一样,可分类的时候总能发现不合格的漏网之鱼,我爹说货仓里积压了不少货色,卖也不好卖,都是好好的布料做的,可惜极了”
虽然最后也能处理,但也是以几乎白送的价格给了一些家境寒贫的妇人,算是铺子长久的损耗。
冯静淑疑惑道:“这里面难道有利可图”
满娘笑而不语。
这边满娘为了人生中第一间店铺忙活,早忘了还奇怪的一直借住自家的大表哥黄映格,田高升却不能把倒霉外甥抛掷脑后。
田高升早派了人盯住黄映格拜访的那个同窗。
从黄映格口中得知他与心上人是意外相遇,又英雄救美。中间相隔不过两个时辰,很有些姻缘天定的意味。
可惜田高升不相信这个。
他懒洋洋坐在太师椅上,听人禀告查看情形。
原本以为至少要十天半个月才有消息,不想三天就有了发现。
来禀报的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厮,田高升记得这孩子名叫夏鱼,是几年前收养的小乞儿,为人懂事,聪明伶俐,甚得府上人喜爱。
这次的事情他不仅参与,也由他口齿伶俐的说明情况。
同窗姓朱,家住罗寺街后面的小巷,父亲是个木匠,母亲在一户人家帮佣,闲暇进行纺织,家里在镇子外的刘家洼还有分来的三十亩水田,佃给村里人家。
朱家除了朱大郎还有三个弟妹,父母勤快,家有薄田,在镇上也算中等人家。
夏鱼介绍道:“朱家自家有六间房子,一个小院,自家住了四间,隔出两间租给一对母女,收的房钱比市价低一些。”
“朱大郎今年二十有三,尚未娶妻,朱大娘托人给他订过一门婚事,是附近村子一户养兔子的人家,家境比朱家富裕,本该去年成亲,可朱大郎不知为何,身子一直不适,请了大夫也无用,后来一个算命先生说他与土相克,邻里亲戚都劝说此言是算命胡诌骗钱,可朱家还是退了婚事,朱大郎也好了起来,因此朱大郎还尚无着落。”
田高升嗯了一声,夏鱼继续道:“朱大郎在乐平读书八年,花费不菲,他家人本以为他能考个功名,不过三年前朱大郎就不在在家一直苦读,日夜不缀。”
夏鱼低声道:“小的一个从前一起行乞的兄弟,现在在一家铺子帮工,曾见过一个青衣丫鬟和朱大郎说话,给了他一个荷包,前两日小的去看他,无意间听他说起,就在半月前,他觉得好奇,偷偷跟去看了一眼。”
朱大郎虽然看起来人模狗样,可自从他退了婚事,有心眼的人家都不愿把女儿嫁给他,他兄弟还以为那家的丫鬟瞎了眼睛,被朱大郎哄骗,因此当个趣事,才和他说起。
田高升轻抚黄花梨扶手,笑道:“好孩子,果然机灵,事情办的好,去你来顺叔那领赏”
夏鱼有些羞涩道:“都是运气,谁想到小的兄弟正巧看见此事,不然小的也不能这么快完成任务
。”
田高升失笑,“你得有本事才能把握运气,好了,你小子回来,家里都该高兴了。”
夏鱼懂事聪明,田家下人少有不喜欢他,听田高升这样打趣,夏鱼只能低头害羞的笑笑。
事情有了眉路,田高升也不想在费工夫哄着大傻子,最后从黄映格口中知道他和心上人的联系方法,田高升立刻就这样吩咐来顺。
来顺得了嘱托,边走边隐约听到田高升的自言自语,“傻小子,看你经过教训,脑子能不能开窍吧"
田高升教育蠢外甥的事情顺利,田满娘这边也终于有了大致规划。
满娘决定出资两百两,占竺萝的三分之一,潘晶娘和沈英娘出资一百八十两,各占四分之一,
冯静淑占比最少,出资也最少,总共五十两。
满娘不愿意,质疑道:“我只比晶娘和英娘多出二十两,比例我却多这么多,还有静淑,也不该这么少,我们重算”
冯静淑先笑道:“没有错,我对生意一窍不通,也知道除了本钱,店铺,人手都是极重要,这些由你们做,我占这么多,已经受之有愧。”
潘晶娘和沈英娘对视一眼,同笑道:“我们也觉得不错,好些事情我们实在没法子,哪有白费力气却没好处的道理。”
满娘乐道:“咱们铺子在哪都不知道,就商讨起这个,真是本末倒置”
沈英娘三人也乐不可支,只有冯静淑强撑笑道:“凡做事,就该有个章程,我觉得咱就该能先说好说好,省的日后磨叽。”
笑闹一阵,众人议定了章程。
概因四个小姑娘,三个出身商贾,可所知也不过家里人偶尔说一二,要开个铺子,该做些什么也只能沿着葫芦画瓢,瞎想。
故而潘晶娘和满娘两个被赋予了重大责任,她们要想方设法从父兄得到帮助,至少要知道怎么的方法,最好再要两个人手。
她们从没打算几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加上丫鬟就异想天开的马上就开始准备开什么铺子。
其中沈英娘因为家庭情况不允许,少了一个渠道,冯静淑又是举人门第,家中虽有田地,吃喝不愁,可父亲是个经年秀才,母亲是纺织高手,也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131539/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13153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86.长大(八))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府乐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