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二十二章 (2/2)
逢年过节祖母会给他送各种吃的用的,宫里的赏赐总比自己多上一两件,自己永远只能住西边的院子。前段时间祖母说自己五周岁生日后启蒙读书,要给自己收拾院子。自己早就看中了东边花园改成的院子,里面假山怪石亭台楼阁相映成趣,最让他喜欢的是后院还有两棵百年梧桐。可祖父不同意,因为那个院子位于整个府里正东,要给大哥留着,连一向疼爱自己的祖母也劝自己选别的。
贾政想到这里,又听那边婆子说话。
“我才到府里办事几年,姐姐,为什么她能收双份?”
“当然是太太单独给了赏赐,太太可是大方。”
“那等太太回来,您也不是得两份吗!”
奶娘连连摇头,“你不知道,太太当年生二爷时脚先出来的,在京时我都没见过几面,怕是不喜二哥儿。”
贾政听到这儿,倒没什么感觉,他还没见过母亲呢。
“母子连心呢,谁知道太太怎么想的,大爷奶娘家去了,您就是府里的独一份儿。”婆子笑的像朵花。
“我可没那么大脸面,我只想着,等以后哥儿分出去离了府里,我也能当个管事娘子。”说完两个都笑了。
这边贾政听呆了,分出去,他大概明白,像东府大伯和其他两个伯伯那样,大伯袭爵,那两个伯伯搬走了,不再住在一起。贾政从没想过自己也会分出去,自己是嫡出,他们是庶出,怎么能一样。这是自己家,祖父祖母都在这里,为什么不是那个不住在这里的大哥分出去!
贾政很恐慌,直觉想要找祖母才能安心,直直往贾太君那里去了,这才发生了之前的那幕。
贾政断断续续只说了个大概,但两人也拼凑出了事情原貌,贾源一些火气冲着她们去了,“真是好下人,竟在主子面前挑拨,活该打个半死全家一起扔出去!”
贾政吓得往贾太君怀里缩,贾太君把他楼的更紧,“也不至于如此,那是政儿的奶娘,你给政儿留些面子。”
贾源狠狠哼了一声,摔了帘子离开了。贾太君赶紧安慰贾政,让躲在角落的丫鬟去熬安神汤。
贾源虽没有将人打了扔出去,到底也把奶娘一家和那婆子一家发卖了,之后府里风气为之一清,少了很多闲话之事。
晚上贾源在床上翻来覆去,贾太君被他吵醒了,“你怎么还不睡?”
贾源躺直,“我在想,连政儿这样从小在我身边耳娱目染的,都对礼法缺少敬畏,那族里的孩子们又是什么样?”
贾太君怕贾源还对贾政发火,连忙劝慰道:“政儿还小,现在只懂些浅显的道理,等以后读书就好了。”
贾源想了想,恍然大悟,“你说的对,是该这样,睡吧。”说完自己埋头大睡。
贾太君也没懂他明白了什么,也自顾自的睡了。
第二天贾源下了朝,从宫门口拦住了代化,两人一同回了宁国府。
代化请贾源上座,亲自奉了茶,“不知叔叔这么急是为了什么事,有事吩咐人叫小侄一声就是。”
贾源摸摸胡子,把昨天的事和自己的担心与代化说了,又说:“这礼法乃是治家之本,乱了礼,不守法,这家族就走下坡路了。弟弟不服兄长,儿子不尊父亲,一家子窝里斗,有什么好家风都败坏了。”
“您说的对,只有全族一致对外,才是强盛的道理。”代化点头。“不知您看怎么才能让族里都明白这个道理?”
贾源满意代化的话,“我想着,只有懂礼才能恪守礼法,族里贫苦者众多,家中子弟,将他们聚集起来,拿那些书教了,一来帮扶他们使他们认字明理,也有个其他出路。二来也可以发现些读书苗子,将来家族守望相助,也不至于只有咱们宁荣两府支撑。”
代化深为赞同,“您说的很是,既然这样,也可以置办些学田,出息用来聘请先生,学中子弟的书本与笔墨纸砚也可以由此支出。”又想了想,“怕是有族人怕费钱,不肯让孩子来,还可以供给茶水点心,诱使他们入学。”
两人就着族学章程商量了许久,贾源才归家。
此后一段时间,贾源把启蒙书籍都撇开,只拿了礼记给贾政逐字解释,把律法里有关继承的都讲了个清楚明白。
代化也将族学办了起来,请了三位经年的私塾先生坐馆,宁荣两府出资买了学田,果然族中贫苦人家都送了适龄子弟入学。又有贾源与代化时常巡视,学中纪律井然有序,向学之风高涨,渐渐有了名气,不但吸引了族中富裕之家的孩子,还有姻亲故交子弟前来附学。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131880/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13188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19章 第二十二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易曏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