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87章 最科学的喂养方式 (2/3)
伊戈斯看得“呵呵”一笑,手中动作不停,将一瓢瓢饲料丸抛向养殖笼的不同位置。
“哗啦……哗啦……”
长耳灰鼠们就像炸窝一样,在笼内疯狂的奔跑着,将草丛搅得天翻地覆。
……
为了改善居民们的饮食结构,今年初夏时分,政务厅正式将发展养殖业提上了日程,这项任务理所当然的落到了农业司头上。
根据领主大人的要求,养殖目标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性:
第一,长得快。
最好能在90天之内,从幼崽长到成熟体,至不济也得长到半大,可以下锅。
这一点很重要。
平民们吃腻了鱼肉,对兽肉有着迫切的需求,而且如今领地内人口众多,需求量巨大,哪有时间让你慢慢养?
第二,饲料转化效率高。
这一点关系到成本,如果10公斤饲料转化成1公斤肉,兽肉的价格绝对不会低,平民们吃得起吗?
这不符合某位冕下“建设和谐海潮领”的伟大宗旨。
雷诺需要的是一种低成本,且能大规模供应的兽肉。
农业司论证许久,将目标锁定为兔类和鼠类。
它们是以植食为主的小型生物,养殖成本低,生长速度也不慢,几个月之内体重就能达到5公斤,完美的符合领主大人的要求,
遗憾的是,农业司捕捉了十余种兔类和鼠类,但无一适合集中养殖。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花斑栗鼠”。
这种个头在20-30厘米的小东西,是奥丁岛数量最多的鼠类生物,野外的草丛里随处可见它们挖出来的坑洞。
但是,如果同一片区域内出现过多的同类,这种性格相当温顺的小东西,便会变身“暴躁小哥”,它们会自相残杀,淘汰掉其中的弱者,直至其它花斑栗鼠拥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这里的“足够”是多少呢?
每1只,50平方米!
换句话说,2000平米的养殖笼,只能养40只花斑栗鼠。
这还养个屁。
……
就在养殖计划陷入僵局,农业司一众公务员愁得快把头发全扯掉的时候,我们的伊戈斯先生立功了。
本来籍着咕噜姆的关系,他已加入护岛队的新兵训练司,成为一位人人羡慕的军人。
某一次与同僚聊天时,伊戈斯无意中听说了此事,他出了一个主意——长耳灰鼠。
这种小型生物广泛分布于千湖王国北方,长耳灰鼠是一种群居植食性生物,主要食物是草和种子,非常容易养活。
雷诺第一次前往拿骚湿地时,一路上宰了不少长耳灰鼠以改善伙食(见第338章)。
根据伊戈斯的了解,它们习惯以5-10只为一群,共同生活在一片区域,一同进食,一同休息,互相警戒。
而且,它们还是最坚定的和平主义者!
即使某一个群体的栖息地,被其它灰鼠群入侵,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它们不会像花斑栗鼠那样,用暴力来解决问题。
好脾气的长耳灰鼠,会采用“修仙”的手段来解决领土争端。
简而言之,就是比拼谁更“扛饿”。
食物少没关系,只要饿死了竞争者,等到来年春暖花开,不就有足够的食物了么?
这种“鼠中甘地”,明显就是最适合“集中”养殖的生物嘛!
于是,海潮商会的一支商船队,从千湖王国返程时,专程捎带了数百只高价收购的长耳灰鼠。
此外,由于建言之功,执政官小姐亲笔批示,将伊戈斯调到农业司,专门负责长耳灰鼠的大规模养殖工作。
实际的驯养过程也验证了伊戈斯的话,哪怕养殖笼内的养殖密度达到了200只,这些小东西仍旧和和气气的相处在一起,如同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
“欧内斯特,曼德尔,今天养殖笼内的情况怎么样?”
饲料丸投食完毕后,伊戈斯开始例行询问下属。
“伊戈斯先生,1号和2号养殖笼内的情况很好,我注意观察过,出来抢食的长耳灰鼠非常多,数量与前几天差不多……”
“伊戈斯先生,3号和4号养殖笼内也是这样……”
“5号和6号养殖笼一切正常……”
下属们将情况一一回报。
伊戈斯满意的点点头:
“不错,看来饲料丸的成分配比没有问题。”
他赞赏的看着下属,夸奖道:
“伙计们,你们干得很好,只要继续保持下去,我会向农业司申请,这个月为大家多发一点奖金。”
几位工人顿时乐开了花,一个个拍着胸脯出言保证:
“伊戈斯先生,我一定认真工作……”
“伊戈斯先生,请相信我……”
伊戈斯笑着摆摆手:
“好了,大家都去工作吧……记住,一个小时之后,向养殖笼内投放一批‘兰浆草饲料’,中午和晚上再分别投放一批……”
一群人立刻大声应“是”,乐颠颠的干活去了。
……
养殖长耳灰鼠的过程并非一封风顺,中间出现过许多波折。
最开始的时候,养殖场一天三顿给长耳灰鼠投喂“兰浆草饲料”,而且全都是最鲜嫩多汁的草芽,照料得不可谓不尽心。
兰浆草饲料是灰鼠们最喜爱的食物,没有之一。
但是,伊戈斯很快察觉到情况不对劲。
养殖笼内的长耳灰鼠们,竟然一天比一天没精打采。
这让伊戈斯吓得不轻。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132916/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13291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0587章 最科学的喂养方式)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饮马流泉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