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贾政其人 (5/5)
就在这一瞬间,贾母坚定了决心,要好好地活下去,为自己的次子再谋划一次。
可怜天下父母心。
贾政自己无能,累得老母亲一大把的年纪都不能好好休息。
关于贾母的决心,贾政却是不知道的。他正在自己的外书房里面招待王子腾和自己的两个表哥呢。
说贾政是贾家有名的废物点心还真是不枉了他。说什么“自幼好读书,为人端方正直。谦恭厚道,惟失之于迂腐。”,这些都是因为《红楼梦》是自传体站在贾宝玉的角度上的曹雪芹必须隐尊者讳、为贾政这个贾宝玉的亲爹说好话。可饶是如此。贾政的形象还是比贾赦要差很多。
如果说贾赦是真小人的话,那贾政就是伪君子,而且是连样子都做不好的伪君子。
看看书上的那些评价:
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第2回)
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第3回)
这贾政最喜读书人,礼贤下士,济弱扶危,大有祖风。(第3回)
贾政训子有方,治家有法……公私冗杂,且素性潇洒,不以俗务为要,每公暇之时,不过看书着棋而已,馀事多不介意。(第4回)
我自幼于花鸟山水题咏上就平平。如今上了年纪,且案牍劳烦,于这怡情悦性文章上更生疏了。纵拟了出来,不免迂腐古板,反不能使花柳园亭生色,似不妥协,反没意思。(第17回)
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第22回)
可是这些评价却是一个都经不起推敲。
说是读书人,可是读书人的话。会连起码的长幼有序都不知道么?都已经住在哥哥家里的,自己的媳妇王夫人都已经拿着荣国府的管家大权了,哪里还需要你住进荣禧堂里面去?在别的院子里住着不好么?这么虚荣做什么?
说什么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如果真的谦恭厚道,怎么也该维护哥哥的名声才对,可实际上呢?贾赦被逼着另外隔了院子另住不说,还坏名声传扬得满京皆知!这些手脚是谁做的?也许贾赦真的不像话,但是贾政没有一点关系谁都不会信。
还拿着祖父往自己脸上贴金,根本就是在作践第一代荣国公吧?
说“这贾政最喜读书人。礼贤下士,济弱扶危,大有祖风。”,拿着自己哥哥的财产养清客,花着别人的钱不心疼,贾赦拿银子买古董玩器那还是看得到的呢?贾政呢?别人家里养清客养幕僚,那是因为工作需要,贾政的那些清客给国家、给贾家创造了价值了没有?至于什么济弱扶危,那根本就是慷他人之慨,如果贾政真的是用自己的财产,大家还会看高他一眼,可实际上,谁都知道他花的是贾赦的钱。
的钱、住在哥哥家里的正房里,还对妻子纵容奴才败坏哥哥的名声视而不见,这样的人不是笑话是什么?
至于剩下的三条,不说也罢。
外人只知道贾珠是读书太用功把自己给熬死的,可是贾家的人,还有国子监的那些人不知道呢?贾珠哪里是读书读死的,根本就是羞惭满面、自己承受不住偌大的精神压力把自己逼死的。
如果贾珠也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很有气节的话,他应该在第一时间劝说自己父亲母亲,至少也应该让父亲母亲搬出荣禧堂。可是贾珠没有做,或者说他尽力了,却一点成效都没有。
这样的贾珠,可以说,一半是羞惭满面、自己承受不住偌大的精神压力把自己逼死的,另外一半可以说他是替贾政王夫人背负了罪孽而死的,根本就没有李纨什么事儿。
可实际上呢,王夫人当众嫌弃李纨,贾政什么都没有说,也难怪李纨心如死灰。有这样的公公婆婆,也是李纨倒了八辈子的霉了。赔上了父亲十年寒窗换来的官位和兄弟们的前程还没有一点儿好。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13431/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1343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12贾政其人)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闭门造車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