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战利品(九千大章,厚颜求票) (4/5)
但是林如海呢?
其实,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家,贾敏的叮嘱就很能够说明问题了。贾敏很看不上贾宝玉,对贾政王夫人这边的评价也不是很高。不要说古代了,就是现代,夫妻不能达到一致,男人还要找小三小四呢,更何况古代?如果贾敏跟林如海连这最起码的是非都不能达成一致的话,那么,贾敏一死,林如海早就娶了填房了,哪里还会有林黛玉死在贾家的事儿。所以,林如海在贾敏死后一直不肯续娶,自然是因为他们夫妻两个的感情还不错,在很多地方都有共同语言。换而言之,贾敏对女儿的告诫,很大程度上就是林如海对贾政王夫人以及贾宝玉这一家子的真正评价。
但是,为什么林如海面对贾雨村的时候,又是那样的说辞呢?
在《红楼梦》的同期,有一本书,叫做《再生缘》,郭沫若称赞他跟《红楼梦》并列,“南缘北梦”说的就是这本书。这本书里面有一个小片段很有意思,说的是,有个叫滑全的人,他功课并不是很好,可是他的运气很好,那年的童生试的体面正好是他做过的功课,而且,这篇功课还是他的老师帮他改过的。所以这个滑全在他不满二十岁的时候就成了秀才。当地有个由大珠宝商转型的土财主,就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这个滑全,就去问滑全的同窗同学。滑全的同窗同学其实都知道滑全的功名是怎么来的,可是他们没有一个人说滑全的坏话。反而处处说好话,所以这个前珠宝商现土财主就把自己唯一的女儿嫁给了这个滑全。
皓首童生,科举考试那么难,有的人考得白发苍苍了,还是个童生。滑全成绩不好却成了秀才,别人不嫉妒么?当然嫉妒。可是没有人说他坏话,也没有人去告黑状说滑全的功名是有水分的,大家都在说滑全的好话。大家不知道滑全娶了这个土财主的的女儿就等于娶了一个钱袋么?当然知道,可是还是没有人使坏。
为什么?
那本书里面就提到了,当时读书人最起码的修养便是隐恶扬善。说的就是,既然你是个读书人,你最起码的道德标准就是,别人有缺点有毛病,你不能说他的坏话。你要说他的好话。
礼记上也有明确的规定,那就是,一个有德行的人——还不是品德高尚的人——看到别人犯了过错,可以在私底下提点对方,但是不能当面给对方下不了台,更不能在背地里说别人的坏话。
很多有名的家训,都要求家里的子弟受了委屈直接跟家人说,“不要外道”。明文要求:家丑不可外扬。
所以,作为妹妹,贾敏不能跟外人说哥哥嫂子的不是。但是作为一个母亲,他却可以要求女儿跟贾宝玉保持距离。作为一个读书人,林如海不能在背后说贾政的坏话;作为妹夫,林如海也不能跟贾雨村这个外人说贾政的坏话;再加上原著里。贾政背靠着王子腾,又仗着贾母的宠爱掌握了荣国府的实际权力,贾雨村的起复还要通过贾政借助王子腾的力,林如海当然就更加不可能对着贾雨村说贾政的坏话了。
对着贾雨村这个外人,林如海也只能说贾政的好话。这是当时的社会道德规范。
原著里很明显的,是从贾宝玉的角度来叙述的。所以,在遇到大房的毛病的时候,原著都是大些特写,什么贾赦闹着要纳鸳鸯为妾,什么贾赦为了几把扇子打贾琏,还有邢夫人的尖酸刻薄、小气苛刻,都一再强调,可遇到贾政王夫人这边,说的全是好话,就是遇到大是大非,也是很快就一笔带过。所以,留给读者的印象就是,贾赦这一房的人都很不堪,最出彩的王熙凤还是个脸上精明、脑子糊涂、拿着自己的丈夫孩子贴补王夫人贾元春贾宝玉的蠢货。
可实际上,只要稍稍留心,就可以看到贾政王夫人夫妇俩的凶残。
这也是曹雪芹最有特色的地方,不写而写。
只是这种话,贾倩可以躲在被窝里偷偷地跟妹妹说,但是贾玖却不可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当着这么多丫头婆子的面直接捅给贾清知道,他也只能压在心里。
贾清听了姐姐的解释,虽然还不太懂,但是他好歹也知道,如今贾赦跟贾政已经分家分宗了,即便是因为贾母,贾赦才让贾政住在这座府邸里面,可是分宗之后,两人哪怕是亲兄弟也是同姓不同宗,将来贾政就是犯下了十恶不赦、株连九族的罪过,只要没有明确的证据,只要负责处理案件的官员足够公正,事情也牵连不到贾赦身上。(注一)
贾清忍不住为自己庆幸,好歹,贾赦还做了一个明智的决定,跟贾政王夫人分开了,不然,就是妥妥地被他们坑死的节奏。
就在这个时候,诸典会带着两个捧着托盘的丫头进来了。
“禀郡君,上缴库房的五成已经入库,上交侯爷的两成也入了内库,这些是郡君的份例,县君与乡君的,已经送往浣纱馆了。这是最后的清单。”
“有劳姑姑了。”
诸典会恭谨地欠了欠身,后退几步,然后就看见小红带着一连串的粗使婆子扛着一只只红木箱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13431/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1343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014战利品(九千大章,厚颜求票))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闭门造車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