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哄面条 (2/2)
“殿下手中端的什么,跟属下有关系吗?”
“本太子抢了你的鱼肉,所以也挑一碗鱼肉还你,更是亲自下伙房给你做了碗面,配上这鱼肉,特别鲜,给个面子尝尝呗。”秋忆鸿把面条放在桌上,拿起信筒起身,在走到温卿芸身边时,他说自己抢那碗鱼肉,是别有深意的,说完离开。温卿芸回到窗前看了看那碗面,卖相还挺好,跟小时候在中原吃的汤面有些相似。不过那时候吃的都是粗粮,哪像现在这一碗,白亮亮的全是细面做成的,想着要是不吃,自己就是真的吃亏了。于是气呼呼的坐下,挑起面条也哧溜起来,不过声音很轻。房外暗处,秋忆鸿看到屋内吃面的人影,笑了笑便抽出信筒里的书信,这次传递的军情不少啊,厚厚的一叠。秋忆鸿没有回自己的房间,因为袁东易还没安排,现在估计三人还有喝着呢,毕竟都是西北汉子。借着月色,秋忆鸿看到第一竖行就写着,荆襄黄州府叛乱,叛军甚多,势大,因为光线昏暗,秋忆鸿看的慢,干脆又回到温卿芸的房间。刚跨进去他就说我借光看信,你吃你的,温卿芸也不搭理他,埋头继续哧溜。
军报上讲,叛军首领三人:任之道,徐才斗,洛乾天,三人中任徐两人还都担任着本府的知州与知县。黄州府暗卫称这次叛乱的原因积攒了很长时间,府内百姓许多是南下避乱的中原汉人,到了江南后官府划分的少数耕地这些年来慢慢被侵占,加上张镇添的二儿子张世禄管辖此地后,更是私自加税,当地百姓生活都能跟二十年前中原大乱时相比了。所以今年有许多百姓受饥寒而死,而好不容易熬过来的百姓,还没缓缓劲,又被压下一项重税,称之为封王税。这封王税,是张世禄用来给自己建造新府邸的,这样一来一些青壮血性的百姓当场杀了来收税的官员,之后便是野火燎原,如今叛军已达万人。秋忆鸿阅过即焚,思索了一会后有些头痛,看了看温卿芸,她已经吃完在整理床铺,这意思是撵他走呢,还是留他睡呢,秋忆鸿很是头痛啊。于是笑了笑就问:“本太子的下面怎么样?”温卿芸停下坐在床边说:“还行啊。不过我还是觉得跟殿下不熟。”
“我下面仅仅还行?”秋忆鸿起身看了看那碗中,是一干二净。温卿芸只注意到秋忆鸿看那饭碗,以为问得还是面条,就有些烦的回答:“很好吃行了吧,我要歇息了,殿下能离开吗?”
“嘿嘿,你都说我下面很好吃了,我干嘛还走啊。”秋忆鸿贱笑着,特意把下面两个字加重了语气。这让温卿芸听出来意思了,顿时脸颊绯红,神色羞怒的骂道:“滚。”秋忆鸿脸皮多厚了,不滚反而走上前去也坐在床边笑了笑:“不逗你了,我给你说说干嘛抢了你的鱼。反正现在事多头痛,回去也睡不着。”温卿芸并未答话,秋忆鸿就当是自言自语:“我娘亲,也就是常清皇后,她在世时也爱吃鱼,不过西北那地方,哪有江南水清鱼好呢,吃的都是河里有很多刺的鲤鱼。虽然刺多但是娘亲有耐心,总是挑好后再吃,跟你一样也是挑一小碗,我和我大哥都抢娘亲挑好的鱼肉吃,但是我爹知道后就揍我们。小孩子嘛都皮实,揍了还跟娘亲抢,我爹没法子,就让娘亲给我们哥俩挑鱼肉,他呢给我娘亲挑,每次都是一条鱼都直接挑完,我们哥俩吃一半,我娘亲吃一半。我爹挑的鱼肉,我们是不敢动一口的。后来娘亲病了,我爹呢也没空了,那时候忙着接手老爷子留下的破烂天下。他南下时,就交代了一件事,让我们哥俩给娘亲挑鱼肉吃。”说道这里秋忆鸿看了看温卿芸,知道她在听,所以问道:“你是不是觉得我们秋家在西北说一不二的,家里都没个丫鬟伺候?”
“嗯”
“我们家吃饭都是我们自己做,一家人吃饭时没有一个下人伺候。我娘亲人很好,觉得让出身苦的人伺候着看她吃饭,她吃不香的。”秋忆鸿又问:“你猜猜,我和我哥挑的鱼肉比较着我爹谁挑的好?”
“是先皇吧?”
“错了,我跟我大哥挑的不仅仔细,而且肉还整齐。我爹挑过后大多都碎了。不过呢,我娘还是喜欢我爹挑的鱼肉。”
“因为什么?”温卿芸主动问道。
秋忆鸿顿了一下后说,
“娘亲喜欢看着我爹给她挑鱼肉。”秋忆鸿看向窗外的夜空,带着思绪,暖暖一笑。
之后离开。
温卿芸也没问他到底干嘛抢自己的鱼肉。
(本章完)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142856/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14285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16章 哄面条)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己不予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