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地说,中国人对于新加坡的亲近感实在是毫无来由,仅仅是看了几部新加坡肥皂剧,就直觉地认为新加坡人是中国人的一份子,甚至一些头脑简单的年轻人甚至以为新加坡应该是中国的一个远洋派出机构。
实际上你如果认真地研究过新加坡的历史以及形成,就不会做此感想了。
新加坡早年作为一个地处东南亚以华人为主的英国殖民地,不可避免的带有殖民地的色彩,少数受过英文教育的华人为英国殖明煮义政斧服务,享受着比较高的生活条件,而大多数不会讲英语的华人生活的并不如意,他们只是把新加坡当作一个谋生之地,仍然认同自己是中国人。
即使是一些发了财的华人,由于不接受英文教育,坚持强烈的中华文化传统,因而在新加坡的社会地位并不高,这些人也同样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一直到一九六五年新加坡建国之后,很多老一辈的华人仍然认同自己是中国人。
这个现象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在中国和新加坡于一九九零年建交之后,新加坡的华人才逐渐的习惯称自己是新加坡人。
一个国家里面不可能只发出一种声音,在新加坡也有亲中派和亲美派,但是以李光耀为首的政斧是铁杆儿的亲美,向往中国的华人一直受到打压。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南洋大学曾经和亲美派李光耀的政斧对抗,结果受到了残酷镇压,大学被关闭,现在更名为南洋理工大学,后又重新开放。
一九九七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把法,中国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出手帮助了他们,充分体现出大国风范,不像美国的现实主义那么置身事外,因此新加坡的亲中派一度抬头,印尼,马来西亚纷纷对中国开放签证,菲律宾拒绝美国战舰驻扎。
在新加坡,以王鼎昌总统为代表的亲中派也希望能像中国靠拢,但又一次被李光耀镇压,王鼎昌总统随后下台。
一九九三年,新加坡举行第一次总统大选,王鼎昌获胜,成为新加坡首位民选总统。但是在一九九九年因健康原因放弃竞选总统,于是新加坡巡回大使、研究院院长拉潘.纳丹在无对手有资格挑战的情况下被宣布当选为总统。
随后王鼎昌结束总统六年任期,定居美国接受治疗。
去年二月的时候,王鼎昌在医院内病逝,随即在新加坡举行了“国家协助的葬礼”,而不是正式的国葬,这是因为王鼎昌总统在最后的任期里,因为国家储备金的看法与当时的人民行动党有争执,而被认为他不因享有国葬的礼遇。
事实上王鼎昌总统的下台,主要是因为政治上抵不过李光耀集团,被迫远走美国,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政斧高层中的亲中派都抵不过李光耀集团,自然普通新加坡华人更谈不上什么了,尽管在新加坡有很多向往中国的华人,也希望能向中国靠拢,但是,新加坡的一党专政比中国还要严重,可以用恐怖来形容,对此普通华人也很无奈。
([m.520dus.com 520读书网])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154089/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15408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立场问题)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叨狼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