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师道官路最新章节列表 » 512,生活就是这样 (3/3)

512,生活就是这样 (3/3)

文/刚强与散淡
师道官路 | 本章字数:995.88万字 | | 师道官路txt下载 | 师道官路手机阅读
卖集邮品的人,才知道天下之大,一切都有可能。这里买卖邮票的人似乎比雎县的人还要多。南槐瑾心里感叹,这就是省城,一个业余爱好的集聚地就比自己生活的县城人还要多。

货问三家不吃亏,这是指买卖的价钱问题。货比三家不吃亏,这是指买卖的质量问题。南槐瑾现在还不知道邮票也有质量问题,他的邮票都是新的,都是从邮局直接搬回家的,有的还是整包没有散开的。现在南槐瑾自己房子里堆放在保险柜里的邮票,已经超过了一般县里的集邮营业部库房的邮票。因为每次邮票一到,除了长期订购的拿走一些外,基本都被南槐瑾悉数抱回。

后来南槐瑾发现就这么囤积总有一天会装不下,自己也会没有钱再买。再说它再值钱也需要变现才行。随着茶叶的买卖的货源逐渐减少,南槐瑾的进账也没有开始那么汹涌,他就想到曹叔给自己的建议,以邮养邮。必须适时吐出一些邮票,再买一些新的邮票。他也就经常和陈强联系,随南涧秋送茶叶的时候顺带一些到陈强那里。现在南槐瑾装邮票的柜子邮票数量并没有减少什么,因为不断地出升值了的,又不断在添新的。唯一的变化是南槐瑾在银行户头的数字就往左边一直在移动。

以邮养邮的要诀就是以时间换空间,挣价钱差。说白了,新邮票上市发行,就像股市的原始股。过一定的时间周期,这邮票就和股票一样价格会有所波动。当时邮票市场不大,人们手中的余钱不多。吃饭都成问题的时代,那个有闲钱买些花花绿绿的印刷品放家里。所以国家对邮票的印数有控制,当时的印量不大。当然,后来这些邮票就升值最快。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大家荷包渐渐鼓起来了,一些精明的人发现余钱存银行是最傻的钱生钱的方法。这是就要寻找适当的投资渠道。有些人就发现集邮品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开始只有部分资金流向集邮市场。

随着人气的逐步攀升,集邮品的某种单品价格神话就天天在攀升。当时的报刊媒体又是一番炒作,资金流就流向了集邮市场。后来发展到只要纸上印有中国邮政四个字的印刷品都可以拿到市场上卖出一个好价钱,这是以后发生的事情,我们不妨先穿越到后来,让各位书友知道这集邮是怎样发展变化的,了解了轮廓有利于分析历史成因。

南槐瑾先是随意走了几个集邮册厚,册数多的摊位,摊主问他是买还是有卖的,南槐瑾都不回答,看了几家后,南槐瑾没有看见任何一家有猴票。

南槐瑾心里很奇怪。这猴票总不至于没有卖的。那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很值钱,一是不值钱。

在转了上十家后,南槐瑾就在一个摊主是一个三十几岁的中年妇女的摊前仔细翻看集邮册。

南槐瑾极有耐心地翻看着集邮册,没有看见红底金色的猴子。

中年妇女忍不住就问南槐瑾,这个大兄弟,你在找什么邮票呀。

“怎么没有看见印有猴子的邮票呀?”南槐瑾问。

“你是说猴票呀?大兄弟,你是要买还是有卖的?”那个摊主问南槐瑾。

“买怎么说,卖怎么说?”南槐瑾心里想先探个底。

“买呢这么多,卖呢这么多。”那个妇女先伸出三个手指头,然后伸出四个手指头。

“是十还是百?”南槐瑾在前几家看邮票的时候听人家侃价,就学了几句,现在也就假充内行很老练地问。“当然是百,这还需要问。哪个按十卖就是傻子了。”南槐瑾心里听了暗暗高兴,这段时间猴子又长了不少,不是长大,而是涨价了,一张猴票的价钱在当时可能要买好多只猴子了。有次南槐瑾和一个集邮朋友聊天说一张猴票上的猴子比十只真实的猴子还要值钱。方寸的纸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by:dad856|65025|16701203 -->

(快捷键 ←) 上一页:511,子虚(3/3)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