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师道官路最新章节列表 » 552,共读 (3/3)

552,共读 (3/3)

文/刚强与散淡
师道官路 | 本章字数:995.88万字 | | 师道官路txt下载 | 师道官路手机阅读
这部不由自主地两相比较。

南槐瑾读林海雪原时感受特别强烈的是经常会感觉到一个词的含义,那便是“集体”。文中的人物,如少剑波杨子荣等,张口闭口不离集体,可谓已经深入骨髓,同自己的生命融为—体了,风里来,雪里去,是记忆拼搏下的一点一滴。“集体”这个词,更相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的意境已将不可计数的心融为一体,有着强烈的集体思维的人,头可断,血可留,此志不可改,永远把集体利益摆在第—位,这似乎是—个很奇怪的特性。

参加过合唱活动的人都应该体会过,其好处便是,你在歌唱中可以发出声音也可以不发出声音,但怕的是你旁边的人也会这么做。细品一番,它的讽刺意味也是蛮强的,对于那种“别人会去干”的依赖集体思想刻画得入木三分。也许,在所有的声音都停止,沉默中,导师诧异的目光中,彼此低垂的头下,有—分难以言传的尴尬,在集体两字间幽幽穿梭。

南槐瑾从小就是受的这种集体的教育。有次南槐瑾听人家讲了一个笑话,一个老汉养了三个女儿,三个女儿先后都嫁人了。过年时三个女儿和女婿来拜年都会带酒来。老汉怕女儿女婿攀比伤了和气,就把就兑在一个容器里喝,有一年,老汉把女儿女婿拜年的酒兑好后端出来大家喝。大家喝了后面面相觑。因为这不是酒,完全就是一盆水。

南槐瑾看书的速度特别快,个把小时就读了一百多页了,就有点不想继续看了,可是又百无聊赖,只好继续读。读了一会儿,南槐瑾对这部价就在林海雪原的参照下有了大致轮廓。

应该说这本书的战斗描写还是成功的,可是,没有《林》那么吸引人。偶觉的主要原因在于《林海雪原》的战斗有它的特殊性。东北独特的风土人情,自然环境本身就非常有意思,而一个小分队的活动虽然不如大部队那么声势浩大,可更加具体和有趣。所以《林海雪原》很多的战斗情节,非常像侦探侠至杨子荣上威虎山当“卧底”,舌战小炉匠,细想起来跟传奇,武侠类讲的故事都很相似。可见这类题材永远都是很吸引人的。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曲波老爷爷在自己经历过的那么多战斗中单选了林海雪原这一段来写的原因吧!

相比之下,《山》的战斗太普遍了,发生的地方在大家都熟悉不过的胶东半岛,比起《林》的大森林来显然缺乏典型性。在加上其它因素的制约,所以不如《林》好看也是情理之中的。

然而《山呼海啸》最大的败笔还不在这里,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上太脸谱化,太缺少人情味了。比如凌雪春,虽然这书里写了很多她的事情,可我觉得还不如《林海雪原》里点了了了几笔的鞠县长呢。《林海雪原》里,鞠县长不但是个坚强的**员,更是温柔贤惠的贤妻良母和好姐姐。她和203之间的姐弟深情写的不多,可是给人的印象特别的深。

可在这本书里面凌雪春连一点女性的特点都找不到了,就会打仗和说教,没有一点生活化的东西,虽然是个女同志,可给人感觉她跟男人已经没什么区别了。她跟凌少辉之间的感情也是别别扭扭的,简直就是她弟弟的政治老师,缺少在《林》种那种浓浓的温情。至于凌少辉,还算比较可爱吧,可是总觉得也有点别扭,不太自然。不像203,把指挥官的沉稳干练和年轻人特有的意气风发结合的恰到好处,感觉特别真实。南槐瑾就想同一个作者塑造的人物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南槐瑾想了半天终于发现了原因所在。《山呼海啸》主要是想写一个年轻人在d的培养下成长的过程,所以一定要突出d的教育。所以硬是给凌少辉加上了一大堆很不自然的小毛病,然后又给他配了个政委,还有一大堆老首长,再加上她姐姐,一大群人把他从头教育到尾。《林海雪原》中的203和他的小分队,因为是独立开展工作,所以没那么多时间讲政治。我们看到的只是他们的行动,通过行动感受到了他们智慧,勇敢,无私无畏的精神。这样的描些恰恰是这本书最成功的地方,使《林海雪原》没有了那个年代固有的教条主义。不过估计这种写法一定在当时大受批判:无视d的领导,这不是典型个人主义吗?更别说其中那些如此感人的亲情,爱情,战友情,军民情……所有这些估计当时都被大大批判了。所以,反映在《山呼海啸》中就成这个样子了呵呵不过,尽管有这么多缺点,《山呼海啸》还是不失一部好作品。它反映出了那个年代独有的可贵的精神面貌。所以,还是很庆幸能够看到它。南槐瑾想透这一结,就耐下性子往下读。南槐瑾看书的时候无意往喻洁那边一瞥,发现喻洁竟然泪眼婆娑。-- by:dad856|65025|16701298 -->

(快捷键 ←) 上一页:551,出差(3/3)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