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师道官路最新章节列表 » 687,古民居 (3/3)

687,古民居 (3/3)

文/刚强与散淡
师道官路 | 本章字数:995.88万字 | | 师道官路txt下载 | 师道官路手机阅读
功夫,只是在上下两层间的腿上做了几许波形花纹。还想找到什么,却没有了,我便第一个下了楼,多少有些失落。传说中很难看见的东西,没能震撼我,是我太挑剔?还是别的什么?只有去感受大花屋的大了。

同行的都下楼了,便一起去看正屋,正屋完整时一共有九进,现残存七进,每进均有一个天井,共有六个天井,天井四沿为水沟,天井中间略高于沟,沟深度为一尺五左右,宽约五十公分左右,天井也就七八个平米,很小,天井两侧为厢房,厢房为一层或两层,二楼为木板楼,栏板为木质,高约六十公分,二楼高也不过一米六七十公分左右,可想当时的小家碧玉不仅脚小,而且个矮,要不然一定是驼背,或成为驼背的,久在矮屋下哪能不驼背。如果要抛绣球的还没也手,绣球就在楼下人手中了,这类游戏大约在大花屋是没有上演的,万一有雅兴上演了,那一定是闹剧。天井设置为前厅后堂,厅也小,第一个天井的厅立放了些白木的寿木,猛一看些许有些恐怖,堂的陈设也被一些农具摆满,既不见八仙桌,也不见太师椅,有鸡与猫在那歇息。沿着天井的厅堂走了五进,格局大致相似,都是厅堂两侧为厢房,厢房门或单扇或对开,都是一米六七的样子。木柱是直径为五十公分的松木做成,雕楼画栋是很难见到的,大约是因文革破四旧的缘故,被人为破坏,残存的花窗雕饰的也很简略。第五进为大花屋旧主人的起居处,供了祖宗牌位,香案不见了,祖宗牌位是写在木屏风上的,转过屏风便只剩下六七进了。在第七进的后门锁着,只好从侧门走了几个更小的天井便出了大花屋,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这大花屋不见其大,不是华堂,人在里面有很压抑的感觉。大花屋应有后花园吧。我们去看看,这时”导游”说话了。为什么原来是九进现只存七进,原来是被水冲塌了两进。我们向尾后走出,在屋后发现主人广植的竹子,这时的竹林一派生机,与古屋的暮气不同。原来,大花屋是建于一条雎县人叫做”冲”的山谷高地上,屋后有一条溪水,山洪来时,溪水只往屋后冲去,毁了两进,大花屋的主人便在屋后广植竹子,传说山中多”穿山甲”那种野兽,把地底掏空,山洪一来,先倒堤再垮屋。而穿山甲只怕竹鞭,广植竹子也就不仅是美化环境保护植被,防穿山甲是其更大功用了。本来古人云:”人不俗,家有竹”,也许是古人的智慧与文化的又一交叉吧。在竹林边是一些银杏(百果)树,有一棵大约要三个多成人才能环抱,传说百果树象征多子多福,为什么植于屋后是有其寓意的,后院乃妇女、幼子生活圈子。环抱大花屋左侧,到后面再转到右侧,右侧要么是新建的房屋,要么还可见古建筑基脚,这是大花屋的辐射,附属毁了的残存么。不是的,是与大花屋旧主人曾家相攀比的夏家大屋,据传说,这条冲有两个大户人家,一为曾家,一为夏家,两家相攀比建屋,抢占风水先机,最终夏家被淘汰出局。在花屋的右侧为一条形堰塘,暗合左龙右虎之意,在堰塘边有一根皂角树,取刀之意,斩断洪水之龙,不再伤害房子。转了一圈,我登上一高地想鸟瞰一下格局,可从上往下看,发现了一特点,这个花屋群落房间多,但不够宽大,不大气。而且整体上为正方形,有前大后小之嫌,也许主人在当初建房时越来越力不从心,只好越做越小了,建筑虎头蛇尾不合传统文化中的风水要求。我始终弄不明白这个群落为何叫花屋,从房间的占地不大气,从工艺看不细腻,大约是曾家与夏家的攀比竞争中只求量而不求质吧。大花屋,游罢你,让我感受了小家碧玉式的胸襟与婉约,但难寻你的细腻,大约当初的设计是没能走出冲的工匠视野所限吧!换个角度,山沟沟能有这样的建筑群落也属难能可贵了。王毅那次游玩后把游记发在当地的一个报纸上,引起了热议,并有一个对花屋特别有感情的人要与王毅拳脚相向,王毅专门约见那人,那人说:“我今天不的闲,明日在和你玩。”有友提醒他的”玩”可是打架?

(快捷键 ←) 上一页:686,祸与福(3/3)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