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昭葵却觉得她这个微愠的表情很好,于是又得寸进尺道:“你又不是没看过我的画,依你说怎么样呢?”
这一问听似随意,实则分量不轻。
几乎是在同时,两个人不约而同地回想起蝠园无涯斋里的那段时光来。
曾经躲躲藏藏只觉得度日如年,而今却只恨流光如梭。
朝夕相处让彼此的平静也好、痛苦也罢,便能深深感知。
她不会知道在她昏迷的时候,他状若泥塑一般的深深凝视、紧紧拥抱;
而他也不知道,当他挥毫泼墨物我两忘的时候,捧着书册的她正将他的形象一点一点沙漏般堆积在心底。
刻意的铭记,往往会成为躲避不及的负累;而无意中的回眸,却每每成为最隽永的记忆。
当此时,旧事重提,用意为何,两个人心下都了解。
若萤明白这一点,却不打算给予过多的欢喜与温暖。她知道自己在这方面过于苛刻冷酷。倘若能温和一些,或许她的命运会有更大的不同。
但是,秋语蝉的记忆告诉她,不必低头陪笑,她的人生一样能够拥有很多。
从心而行,遵循着潜意识而行,或许才是最安全可靠的吧?
老天给了她重生的机会,应该不会是想制造出一个祸国殃民的家伙来吧?
所以,温情也好、疏冷也好,都须仔细计算。不让人心生绝望,也不让人一场空欢,这才是负责任的人生。
王世子想跟她索要一份安慰,她不是不想给,只是需要斟酌一下亲疏冷热。
不及则伤心,太近则暧昧。
对于两只刺猬而言,如何能够安然无恙地相处,距离是必须要考虑的头等大事。
“就我个人而言,更偏爱水墨山水,其次是大写意山水……”
单纯的讨论学问,不要掺杂过多的私人情感,不温不火,或许更加合适一些。
一听她这话,朱昭葵倏忽就是一笑:“果然呢……”
她的胸怀,果然不是半亩方塘、一角瓦舍所能包容的。以稚子之龄,在这乡野城郭之间穿梭,不说胆子奇大,就是往来所闻所见所思,就已经超越了同龄人的学识范畴。
而她,只怕是并不满足于此。
济南城的最繁庶处,无非是鲁王府。可是又怎么样呢?
这孩子前后进出过两次,又如何呢?什么金碧辉煌,什么壮丽宏阔,什么庄严肃穆,通觑得如同等闲。
该有的惊叹,没有;该有的惶恐,不闻;该有的自卑,更是不见。
他就好奇得不得了,好奇她到底是什么东西做成的?
除非是木头人才会有这样的反应吧?可事实是:她根本就不是个迟钝的人。
他能感觉到她有意无意地避让。他对此更加疑惑,到底是出于何种心态,让她对他始终保持着距离?
倘若想要躲避,大可以躲得更远些,彼此老死不相往来就是了;
倘若想要利用他的身份与地位,只要一句话,就能让他欣然奔走。关于这点,她应该是很清楚的吧?
果然还是年龄的缘故,在彼此之间划开了一道鸿沟吗?
果然是境遇不同,无法做到心神合一吗?
然则“高山流水”的美谈又该作何解释?
起初若萤只是想给出一些坦诚,但见他若有所思、神情之间说不出的恍惚,似乎有所失意又有几分不甘,她忽然就有些后悔自己的实话实说了。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个人最经常画的,是人物。
水墨人物,写意人物,工笔人物。
而她,却偏偏钟爱着山水画。
这也算是“道不同”吗?
ps:名词解释:国画
水墨画可分为:水墨(彩墨)人物,(彩墨)水墨山水,(彩墨)水墨花鸟。
写意画分为:写意人物,写意山水,写意花鸟。以技法分为小写意、水墨画法的大写意。
工笔画分为:工笔人物,工笔山水,工笔花鸟。以配色则分为工笔淡彩、工笔重彩。
花鸟画分为:禽鸟画,花卉画,走兽画,蔬果画,草虫画,鱼虾画。
人物画分为:道释画,仕女画,历史故事画,肖像画,人体画,风俗画,高士画。
山水画分为:青绿山水,浅绛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以技法则分为泼墨山水,工笔山水,写意山水。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158489/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15848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328章 山门小坐)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李阐提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