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拜寿 (1/2)
张家玻璃作坊的工匠,水平还是很高的。/p
张华和李泰没有等多久,第一批样品就出来了。/p
“我看看,我看看。”/p
李泰迫不及待的抢过来看着。/p
用玻璃制作镜子,这是李泰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方法。/p
结果不用说,这种跨越时代的差距,即使是李泰这种贵族也不是可以想象得到的。/p
接下来,自然是不断的改进,直到制作出满意的作品为止。/p
……/p
一大清早。/p
张华和李泰便乖乖的去了颐和园。/p
今日乃是长孙皇后的大寿之日。/p
讨好长孙皇后欢心,既是孝,也关系着二人在未来是否有一个保护伞。/p
保护伞很重要啊,最近李世民因为长安城有所萧条的事,喜怒无常,未来会发生什么,谁知道呢?/p
女眷们,早早就入了宫,李冰娥也跟着自己母亲一起去了颐和园,李泰和张华二人,倒是故意去的迟了一些,先去见了李世民。/p
李世民倒是在这么一个日子也没有忘记政事,早朝之后先是批阅了奏疏,忙里偷闲下来,再见李泰和张华。/p
李世民今天心情似乎不错。/p
因而他笑吟吟的道:“朕听说,你们要用南山钱庄的银票,作为银币和金币的替代品,通行大唐?”/p
张华忙道:“是的,皇上,若只是叫南山银票,在大唐倒无妨,可未来大唐将推广银票,自当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儿臣思来想去,还是叫大唐银票,可彰显我大唐国威。”/p
李世民颔首。/p
银票虽然很早就有了,但是从来没有哪家是有南山钱庄的那么坚挺。/p
李世民道:“新版的大唐银票,明日送来,朕要先看看。”/p
“什么。”李泰一愣,而后道:“父皇看这个做什么?”/p
李世民敲了敲御案,不客气的道:“此乃大事,怎么,朕还不能先看看?”/p
“可……可是可以……”李泰道:“就是不能改了?”/p
“不能改了?”/p
“父皇您想啊。”李泰振振有词的道:“这大唐银票可是花费了无数人力物力,改出来的版,若是父皇责令修改,这不是糟蹋银子吗?”/p
李世民深深的看了李泰一眼:“朕不怕糟蹋银子。”/p
李泰:“……”/p
李世民起身:“记住了,朕明日让独孤云,再去提醒你们一趟。时候不早,该去拜寿了,怎么,你们空着手来的?”/p
李世民皱眉。/p
李泰这才想起,要带寿礼呢,便忙是看向张华。/p
张华气定神闲:“带来了,带来了,长孙皇后的大寿,微臣岂敢怠慢,便是赴汤蹈火,抛头颅、洒热血,也要……”/p
李世民抬眼道:“没这么严重,就是让你们哄皇后高兴而已,她高兴了,朕自然也就高兴了,如若不然……”/p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随即下旨摆驾。/p
……/p
坤宁宫里,早已是喜气洋洋。/p
命妇们早就来拜见。/p
各种大礼,也早已送上。/p
长孙皇后虽然最近身体一直不是很舒坦,精神却还不错,身边有李丽质等人陪着,又有命妇们众星捧月一般的围着,自是喜不自胜。/p
这几年,不少皇亲国戚都发了财,毕竟他们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有的早早购置了土地,土地升值,有的也学人去建了作坊,做幕后的股东,也有人跟着做起了海外贸易,利润绝对不少。/p
有了银子,出手也就阔绰了。/p
再加上大唐刚刚立国还不到二十年,宗亲们大部分都在长安。/p
在京里,想要让皇上高兴,这现成的皇后在这儿,不巴结还做啥?/p
长孙冲也不例外,这可是自己的亲姑姑呢。/p
“冲儿啊,你来,来……”/p
长孙无忌砸一旁面带微笑的道:“还不上前去。”/p
在长孙无忌的努力下,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已经同意了长孙冲与李丽质的婚事,历史上她们也是在今年成婚的。/p
当然,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李丽质和长孙冲不是表兄妹吗,怎么能够成婚,这是近亲结婚啊?/p
你还别说,在古代就流行这种亲上加亲,因此近亲结婚在很多皇室中极为常见。/p
而且,当时人们将皇室的人当成效仿者,皇室都如此做,下面的人们更是会这样效仿,所以说,当时表兄妹结婚非常多见。/p
大家应该听过“金屋藏娇”这个词语吧,其中的女主角陈阿娇,她与汉武帝是表姐弟关系,馆陶公主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将女儿陈阿娇嫁给汉武帝,他们两就是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表兄妹近亲结婚案例。/p
看过我国名着《红楼梦》的读者们都知道,贾宝玉与林黛玉是姑表兄妹关系,薛宝钗和贾宝玉是姨表姐弟的关系。/p
也就是说,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和薛宝钗的母亲薛姨妈是亲姐妹。宝钗是宝玉的表姐,“宝姐姐”。/p
虽然中间有林黛玉的三角关系,但是,贾薛二人结为连里,宝钗成了贾家的“二奶奶”。应了“金玉良缘”的说法。/p
表兄妹近亲结婚的案例再历史上并不少,陆游是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唐婉是陆游娘舅唐诚的女儿,自幼文静。陆游喜欢上自己的表妹唐婉,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与唐家订亲。/p
陆游的母亲虽然不太喜欢这个侄女,但是旧时代都喜欢亲上加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162070/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16207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667章 拜寿)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南山堂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