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刀记(49卷)281 (4/4)
中行氏执守「天下刀笔令」,其剑不为进取,但求不失,数百年间淬练出一座极尽天下守势的剑法防御库,号称三尺青锋之间,堪比雷池难越……在今日得知儒门「罢刀尊剑」的秘辛之前,耿照作梦也不曾将中行氏与公孙氏联想在一块儿。
有没有可能,中行氏是为了保住宗脉,才不惜千里迢迢,远迁南荒,并易刀为剑,以避免新掌二殿、正大举铲除异己的当权一派啣尾不放?这样说来,当年颁下刀笔令予凤翼山的,正是金貔朝的武皇啊!盖因昔日同源,才放心交付刀笔令么?抑或双方不约而同走上了建立经藏体系的路子,想瞧瞧是你的剑畴厉害呢,还是我的刀藏技高?但少年始终没敢问出口。
就算问了,估计老人也是插科打诨,随口应付过去,没必要对一介小辈刨根挖底。
耿照抑下好奇,接着老人的话头问:「那座刀藏……便是《皇图圣断刀》么?」「当然不是。
这就是了,第三个一百年他们还能干嘛?洗衣烧饭么?」老人哼笑着。
「老祖宗们在这个过程中,悟出了一门理。
儒刀散逸,江湖失据,刀的传承乱了法度,精湛的刀法与粗劣的合流,市井鄙人手持宗器,拿来屠牛斗殴……坏的赶走好的,看似大乱,这就叫『劣币驱除良币』。
江山更迭,王朝兴衰,每逢势之将乱,总会有这么一段黑暗的时日。
「若雷厉风行,想把错的导正,立时便修整回原有的精细法度,不过是添乱而已;越是禁止劣币,人们越不想将手里的良币花用出去,终使市易崩溃,走向亡国一途。
禁劣币原是好意,却把国家玩完了,你说冤不冤枉?」耿照在镇东将军的幕府中待了些时日,也曾在皇后阿妍面前自陈抱负,武登庸所说,与现而今的江湖纷乱多有相合之处,耿照虽不明白这和刀法有甚关系,却忍不住追问:「这……该如何是好?」「有个妙法,金貔朝开国之初还真用过,叫『使民放铸』。
」武登庸双手抱胸,嘿嘿笑道:「就是朝廷订定度量,让百姓自行铸钱,你要想啊,要是你家铸的钱成色不好,谁人肯用?久而久之,市面上就只剩成色好的钱流通。
精妙的刀法流入江湖,虽与原本粗劣的刀法合流,经江湖争斗的洗汰,能留下的就是好东西。
与其执着于恢复旧有之制,干脆从这些好东西里淬取精华,未必就输给了旧的。
「老祖宗拿着这门理,不只做上大官,后来还建立王朝,以之治国,也算学以致用,不辱门楣啦。
」公孙家的先贤们从搜罗回来的刀谱里,看出儒门旧学以外的可能性,虽难再复旧观,却同时有了青出于蓝的机会。
起初耿照以为在搜罗刀谱的过程中,难免夺人所好,造孽甚多,徒增不必要的纷争,心中甚不以为然;到得此时,才慢慢体会到这些公孙家人除心性坚毅、不屈不挠,也有着极其深刻的体悟思索,尽管未必能够认同,终于对其生出一丝敬意。
「你可不要太佩服他们。
」武登庸彷彿看穿他的心思,笑得不怀好意。
「接下来的一百年,我那些个老祖宗们要干的事,我有预感你不会太喜欢。
我问你:你从小到大所使银钱,是隔壁张三李四铸的呢,还是朝廷通宝?」耿照为之语塞。
他的养父耿老铁就是铁匠,可没胆子私铸铜钱;便以流影城势大、独孤天威爵高,朱城山也不干这勾当,答桉不言自喻。
「『使民放铸』不过权宜罢了,要使国家强盛,终究得法币一统。
编成刀藏之后,接下来的一百年里,公孙家的高手四出求战,目标自然便是收不进武库的那两成。
」无法收买,又强夺不成,代表门中有刀法大成、卓尔为家的顶尖之材,最适合当成砥砺精进的磨刀石。
「到了这一槛,有没有这两成刀谱已然不重要。
公孙氏不需要他们的刀法,而是要令刀藏之所出,足以打败这些顶尖刀客。
」武登庸面色凝肃,不含一丝胜者之骄,缓缓说道:「至此,公孙家每击败一名刀客,必求尽破其刀法,然后将破刀的精华浓缩于一式之中,载入秘卷,非经宗主允可,不得窥看,此即为《皇图圣断刀》。
皇图也者,意指天下;而『圣断』二字,指的是禁绝私铸、复归一尊的残酷手段。
当生机茂盛、四方齐放的野草被扫平之日,便是重定法度、皇者再出之时!」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164803/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16480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妖刀记(49卷)281)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默默猴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