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公说了:海内虚耗,以有限之财供无穷之贵,若不痛惩侈靡,岂能转啬为丰!」没看出来,这张锐也是个戏精,学张懋的时候挺胸腆肚,腰带往肚子上一扳,还挺像那么回事。
「韩部堂也说:理财何来奇术,国用不足,唯有规劝陛下节省开支,裁冗食、节冗费,将各处的脏罚之银尽数解往太仓……」嘿,正德听得黑了脸子,合着所有的节省办法都是冲着我来的,多出的银子继续入户部,我不还是一样办事没钱么。
「就没一个长人心的大臣替万岁爷考虑的?」丁寿突然问道。
张锐也瞧出正德脸色不对,忙不迭道:「有,有,吏部焦右堂就给咱们万岁爷说了几句公道话。
」「他说什么了?」已经快气炸了的朱厚照急忙问道。
单手背后,张锐一手摸着自己光滑的下巴,装出一副捋须状,模仿焦芳道:「百姓家也有日常用度,何况是极贵天子之家?要说办法,老夫倒有一个……」「什么办法?」朱厚照来了兴趣,半个身子都探出了御书案。
「天下间逋租匿税者不知凡几,俗话说『无钱拣故纸』,有司详加查盘追索,可解国用不足之急,身为人臣者,为何只知一昧损上?」「说得好。
」朱厚照一拍御案。
地阯发佈頁4ν4ν4ν.cδm张锐被惊得一哆嗦,刚刚腰板还挺得笔直,一副诤臣之貌,瞬间胁肩谄笑:「不过阁部的几位老大人都不同意,谢阁老还说焦老大人是残民以逞,一意媚上,非君子之行,要不是李阁老调解,怕是在朝房内就要吵起来。
」「他们还想怎样!!
」朱厚照大怒,刚刚萌生的一点希望又被浇灭,心中更是委屈,「从登基到而今,他们哪项奏本朕没有准奏,即位诏书中裁撤锦衣卫与内宦上万人,仅御用监就裁掉了七百多人,如今张永那里连造龙床的人手都不够,难道非要把皇庄也交给户部才遂了他们的愿?」龙颜大怒,张锐被吓得跪地不起,抖若筛糠。
「陛下息怒,皇庄是成化爷用来孝敬两宫的,若是转交户部,怕是宫中连琐碎小利也不可得。
」丁寿温言道。
「朕当然知道,可朝中大臣们只知道盯着朕的开销,几时顾虑过朕这一国之君的感受!」朱厚照呼呼喘着粗气,胸口起伏不定。
「这朝中遍布老朽,难免有些昏聩之言,陛下不要往心里去。
」丁寿暗中打量皇帝神色,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再说不是还有人为陛下考量么,只可惜位卑言轻……」「焦芳?」朱厚照似乎想起什么,从案上翻检出了吏部尚书补缺的廷推奏本,打开细看,主推吏部左侍郎王鏊,陪推吏部右侍郎焦芳。
大明朝选官有内外之分,内廷选官任职是皇帝的家事,外臣看着不顺眼可以一直反对弹劾,按规矩没理由干涉,至于外廷就有太多操作空间了。
吏部选文,兵部选武,文官中五品以下京官、四品以下地方官,都是由吏部拟定名单,交给皇帝画勾走个过场,称为部选。
再高一级的中层官员选拔,称为「部推」,吏部推出人选名单,给个面子让皇帝自己选,不过谁是主推谁是副推已经注明了,识相的就在主推上画圈,不然副推那位上去了,不多久也得被挤兑走。
当然做皇帝的非要找别扭,把整个名单推翻了,让重新选也成,换一拨人么,反正大家时间多的是。
再有就是廷推了,六部九卿及卿贰大臣,地方督抚的任免,在明中期以前都是皇帝「特简」任命,不过从弘治爷开始,演变成了「特简」同「廷推」并行。
吏部尚书领衔,内阁六部和六科凑到一起,一个空缺推两人,仍然主推副推分清楚,皇帝不爽可以重新选,但想从下面火箭提升一个人上来是越来越难了。
成化帝倒是想插手部推和部选,将选官范围扩大,百官各举所知,由他钦定,结果被言官好一阵冷嘲热讽,话说得难听点,被皇帝一顿暴打,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实话说这种选官制度往好了说是民主集中制的体现,各方角力起码相对公平,但要是文官抱团了把皇帝当傻子,结果就很尴尬。
再说会坏规矩的也不只是皇帝,三杨内阁水涨船高,杨士奇就把廷推部推的领衔权由吏部尚书那里拿到手里,直到数年后太监王振掌权,才把这权力又还给吏部。
看着眼前这份廷推名单,朱厚照默默念叨了几句,瞧着已经被自己圈定的老师的名字,再想想这阵子被大臣们添的堵,犹豫了一阵子,终于下定决心,提起朱笔,将王鏊划掉……*** *** *** ***焦府,书房。
「此番多蒙丁指挥襄助,老朽感激不尽。
」新任吏部尚书焦芳眉开眼笑,亲手为丁寿奉上香茗。
「焦部堂过谦了,依老大人的才干阅历,早该位居这九卿之首了。
」丁寿说得客气,眼中也难掩得意之色。
「时运不济,宦海生涯尽是彭华、谢迁这一等小人拦路,若非丁大人谋划,老朽真不知何日出头。
」想起数十年命运多舛,焦芳仰天唏嘘。
「祸福离散,人生起伏,本是平常。
老大人如今苦尽甘来,即便是刘洛阳当面也可昂然不屈,也算守得云开见月明啊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164920/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16492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72))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雨夜带刀不带伞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