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部分阅读 (6/6)
临离开之前,我突然手痒,也打了几枪。虽然是点射,但三十米的纸靶,七发子弹竟然只打出了一个洞,令那些手下们一个个目瞪口呆。浅野幸子在我的再三劝说下,也打了几发,虽然成绩也不错,但我刚刚打得太好,让她并没有赢得太多的掌声。
离开训练场后,我有些不太高兴,刚才打的成绩虽然已经好的不能再好了,但是我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难道是最近缺少活动,手脚已经有些生疏了?忽然一个想法跳了出来,令我惊出了一身冷汗——我在退步。
记得刚刚醒来不久,我曾经面对过小林觉的枪口,那个时候我甚至能判断出子弹的轨迹。可是前一阵面对秋叶忍派来的杀手,我竟然没有躲开射向我心脏的子弹。前后对比,只有一个结论,那就是我的反应速度正在退步,只不过不太明显罢了。还有就是对枪的感觉也有些变化,原本无论是什么枪,在我手里总是像我自己的身体一样,用起来得心应手,今天却感到有些不称手。
我清楚地记得,车祸后我想起来自己曾经是一个实验品,身体被用药物强化过,难道是药效到了时间,开始消散么?要是这样,不知道药效消失的速度如何,希望不要让我在没有达到目标之前就失去身体的特殊能力。
这件事情令我有些心烦意乱,计划中出现意外不可避免,但像这样我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令我十分烦恼。我倒不是担心别的,主要是担心我大脑中的那些技术资料。毕竟我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势力,不能亲自出手还可以让手下人去做,但那些技术资料就要完全靠我自己了。眼下唯一的预防办法就是抓紧时间把可能需要的资料全部保存到计算机上,只是到底将来会用到哪些我有些根本无法预测,这样做的工作量恐怕会非常之大。
但是做事绝不能有任何的侥幸心理,能够做到完全的事情就必须要做,否则任何一点变数都有可能让一个完美的计划夭折。鉴于这种情况,我只好彻底的把自己跟外界隔离开来,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坐在计算机前疯狂的敲击键盘。
浅野幸子不知道我这是怎么了,关心的问了几次,我只是推说突然有了一些技术上的新想法,要抓紧时间记录下来。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直到突然接到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才令我从近乎疯狂的境地中解放出来……
第六十三章 南极之行
消息是从南极发来的,那两台挖冰机不知道什么原因先后坏掉了。唐研仔细检查过,问题似乎在单片机上。只是原本没有考虑到单片机会出现故障,因此并没有更换的备件,而且因为故障原因不明,及时更换也很难保证挖冰机能够继续工作。
虽然很不情愿,但我还是不得不带着浅野幸子乘飞机离开了日本。因为出国的手续比较繁琐,虽然有平泽威男的关系,还是耽误了三天,我们一行到达堪培拉已经是七月中旬。在那里又等了三天才有机会乘坐飞机到达澳大利亚在南极洲波因塞特角的凯西站,然后在那里补充燃料后到达日本的昭和站。
南极的冬季极为寒冷,气温常常低于零下60度,因此普通的飞机都无法飞行。当年美国为了救援斯科特-阿蒙森的医生,原本准备使用三架美国空军的c-130“大力神”运输机,最后也因为气温过低最终没有成行。我们乘坐的是一种叫做“奥特”的双引擎小型飞机,“奥特”有8个座位,带有雪橇着陆装置,可以承受零下75摄氏度的低温。这种小飞机采用了比c-130“大力神”更先进的技术设计,以前也参加过多次南极应急任务,可靠性比较高。这种飞机也有缺点,那就是油箱太小,总共只能携带1000加仑的燃油。如果不是澳大利亚的凯西站储存有燃油,我们就只能再等两个月。
南极的冬天从二月份开始,十月份结束,现在是七月中旬,正是南极最冷的时候。因为地球自转轴同公转轨道有着一定倾角的关系,昭和站现在正处于极夜,如果不是手表清楚的显示着时间,真令人无法相信这漆黑的夜竟然出现在正午12点。昭和站的科学家们非常热情地迎接我们的到来,甚至为此还开了一个小小的欢迎会。
南极的冬天十分漫长,而且因为极夜和天气的原因,在南极的考察站过冬的科学家往往要面对将近半年的枯燥时间。因为无法到户外活动,在南极过冬的各科考站的科学家们普遍患有南极特有的“冬季守望者综合症”。患这种病的人主要表现为:喜欢喝闷酒、易怒、失眠和健忘,因此很少有人能够连续在南极过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168519/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16851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 22 部分阅读)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未知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