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我觉得我们的外交是与时俱进的。今年的6月1号,在法国的一个小城市艾维昂,八国集团跟发展中国家举行对话,八国集团的前身是七国集团,后来俄罗斯加入变成八国集团。胡锦涛主席应法国总统希拉克邀请参加了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让胡锦涛主席会上第一个发言。后来法国人评价,胡锦涛主席这篇发言,对会议成功有了很好的影响。第一个发言,阐述了中国对南北问题的基本立场,反映很好。第三条,我觉得我们的外交是有创新的意识。朝核问题最明显,朝核问题中国运用了穿梭外交。过去中国外交史上从来没有搞过穿梭外交。这次我们搞了穿梭外交,中、朝、美能谈起来,三方能谈起来。中国进行了穿梭,我们戴秉国副部长去见了金正日,然后又去了美国。中国实际上进行了穿梭,因为谈起来的美国和朝鲜是两家主要的。后来六方谈起来,我们也进行了穿梭外交。第四,我们同周边国家的关系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温家宝总理率团出席东盟的会议。“十加一”,“十加三”非常重要,中国率先加入了《东南亚和平友好条约》。
2003年12月31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播出《吴建民看中国外交》,敬请关注。
《吴建民看中国外交》 (全文)
今年的中国外交,我的看法呢,有声有色、与时俱进。中国的外交,今年3月份我们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登上了政治舞台,国际上对此很关注,一个新的领导人上来之后,到底怎么样?国际上非常注意,我觉得我们新的一届领导集体是与时俱进的。在国际问题上也是这样的,我曾经有一次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我讲了逐渐从一种反应式的走向主动,英文讲react,被动的、反应式的,走向采取主动。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今年4月29号在曼谷举行了“十加一”的会议,“十”就是东盟十国开会,原来它开会呢,就是十国开会。“一”是后来加上的,讨论什么问题呢?讨论“非典”,十个国家受到“非典”的威胁。开首脑会议来讨论怎么办。这个时候呢,大概在会议开幕前一星期左右,东盟的十国大使,当时泰国是主席国了,就请我们的外交部常务副部长戴秉国吃饭,吃饭的时候戴秉国同志跟他聊起来,即将召开的东盟十国首脑会晤,就问他了,这个会议就你们开?不请外人了?他一听这话里有话,他说我们本来想请,可能怕碰了钉子,说你们要有个明确立场那就好办了。好啊,这个大使也很机灵的,反应很快。好,你等一等,我马上打电话,打电话给他的外长。说是不是正式向中国发出邀请?说:“好,你马上向中国发出邀请,我第二天正式邀请就到”。过去呢,你不请,我不参加,是不是?但是讨论“非典”问题,东盟十国讨论“非典”问题,这个跟我们密切相关了,从他们心里面来讲,要制止“非典”的蔓延必须有中国的参加与合作。这个事情温家宝总理去不了到24小时,外界反映非常好。就是大家面临“非典”灾难,原来他们关起门来讨论的,但讨论来讨论去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它不可能没有中国参加。中国采取了某种形式的主动,进去了,大家共同采取措施。温家宝同志在那边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会见了各方,各方反映很好,对抗击“非典”的斗争反映非常好。因为现在在全球化的形势下面,不是一个国家这种地区性疾病的蔓延,一个国家就能解决,不行的。大家共同研究一些措施,反映非常好。我看这是表现出来走向主动、而不是被动。所以这个事,中国的领导人出国参加这个会议,那是决策最快的,不到一个星期解决了,去了效果很好,把中国的立场讲明、讲清楚,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不同国家的人之间非常容易产生误解。我这个看法就是,不要以为现在信息时代了,大家好像都非常了解,没那么回事儿!你到底怎么想的?面对面谈就不一样了。大家看到我们的温家宝总理在那里举行记者招待会非常真诚,对我们的问题讲得直言不讳,这样直接跟人家接触了,得到很好的反映,共同形成了一条阵线,抗击“非典”,这觉得外交这一点很漂亮的。
第二,我觉得我们的外交是与时俱进的。今年的6月1号,在法国的一个小城市艾维昂,八国集团跟发展中国家举行对话,八国集团的前身是七国集团,后来俄罗斯加入变成八国集团。刚开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是由法国发起的,法国的前总统德斯坦发起的,开始主要是因为经济问题,后来七国集团慢慢地政治分量在增加。因为当时第一次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169215/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16921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 1 部分阅读)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未知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