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人才会对于外物的花开花落,草长莺啼,都引起你一种生命的共感。可是一个人,你如果对于这个跟你不同类的生物,都有这种生命的共感,难道你不对跟你一样的人类,有共同的共感吗?所以孔子就说过,孔子说:鸟兽不可以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孔子说,鸟兽纵然是有生命的,我们也关爱它们,但是它不是你的一个同类,你不能跟鸟兽同居,共同地过野人的生活,你办不到,所以鸟兽不可与同群,这个大家都可以懂得我的意思。所以孔子就说,说人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一个人你不跟这个人类,斯人就是我们,所有的这些同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你不跟这个人类,斯人之徒,就是人类这一群人,“与”跟他们生活在一起,而谁与,谁与就是与谁。那么你跟什么在一起,你跟河马生活在一起吗,你跟飞鸟生活在一起吗,所以人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所以感动你的,就除去外在的鸟兽,草木以外,更使你感动的是什么?刚才我们说,那是物象,物象说的是外物。除了这个以外更使你感动的,是人世的事象,人世之间的种种悲欢离合,死生忧患这些个东西,不是更使你感动的么。所以《诗品》序,在说了“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他后面就还有一段,他说所以,是“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所以你有好的聚会,就寄诗,就把你的感情寄托在诗里边,表现你在嘉会之中的那种跟朋友的亲近的感觉,嘉会 你就寄诗以亲,离群 你跟你亲近的人分别了,你就寄托在诗里边,来表现你的哀怨。所以你知道,杜甫跟李白两个最伟大的诗人,当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你知道杜甫写了两句诗,说什么,说是 “乞归忧诏许,遇我夙心亲”你知道杜甫跟李白什么时候相见的,李白比杜甫大11岁,他们是在天宝三年的时候见面的。那个时候,李白名满天下,李白自己是天才,天生我材必有用,你们都纷纷去赶那些个科考,我李白就不去参加你们那些个的科考,我要等到天子皇帝请我去,我才去呢。李白有资格说这样的话,果然唐玄宗就请他到了长安,不但请他到了长安,根据历史上记载,说“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让他做翰林院的待昭,天子对他的宠誉,不可谓不深了,天子这么欣赏他的才华,可是,李太白就乞归,乞就是乞丐的乞,就是他请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169215/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16921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 8 部分阅读)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未知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