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部分阅读 (6/6)
踏上黑土地
为了使部队顺利渡海到东北去,山东军区做了大量工作。罗荣桓指定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负责部队的渡海工作。许世友指挥部队消灭、驱逐了烟台附近崆峒岛和蓬莱以北内长山各岛屿上的伪军,又乘胜占领了濒临辽东半岛的外长山各岛,控制了渤海海峡,并在各岛上设立兵站,屯积给养,形成了山东向东北进军的跳板,保证了海运安全和供应。安全的登陆点有了,中转站也有了,但要渡海还必须有运输工具。罗荣桓又命令组织海运指挥部,由许世友亲自担任总指挥。他动员了30多只汽船、140只帆船,分别在蓬莱县的栾家口、黄县的龙口两个港口组织部队登船。
龙口和栾家口,自古以来就是山东人从海路闯关东的集结地和出发地。老百姓闯关东是为了生存,山东军区部队闯关东的目的,却不仅仅为了生存,而是先占领东北,将来进一步解放全中国。
从1945年10月底开始,山东军区的部队陆续出发,除个别部队是走陆路外,其他绝大多数都是分三批乘船到东北的。
山东军区开创了我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渡海行动。10月24日,罗荣桓接到中央的电报,要他“率轻便指挥机关,日内去东北”。
当天,罗荣桓便告别了原山东分局的领导,包括黎玉和舒同等人,踏上了新的征途。
罗荣桓是从临沂出发的,先是乘汽车,沿着台(儿庄)潍(县)公路向东北方向前进。抗战8年,特别是日军投降后,因为缴获了大量的日军装备,八路军的装备水平已有大幅度的改善。这次行军,罗荣桓也享受到首长的待遇,他与林月琴、罗生特大夫和一名卫生员合乘一辆小汽车。其他很多人都是乘卡车,还有部分骑兵乘马在后面跟进。
行军的第一天,部队在莒县宿营,第二天到达诸城。因为国民党勾结日伪残余重新占领了胶县城,从诸城到胶县的公路破坏了,汽车不能继续前进,只好在诸城过夜。这一天,由于旅途劳累,罗荣桓的病情加剧。第三天,部队无法乘汽车前进,只能步行,罗荣桓也不能骑马,只好又躺在担架上。
过胶济路的那天夜晚,正在急行军,罗荣桓的担架突然断了,队伍不得不停下来,警卫部队派出警戒。管理处长何敬之派人随向导到附近村子里找门板,由于护送部队人很少,停留的地方离铁路又近,大家都为罗荣桓的安全担心。
找门板的人走后不久,就听到村子里的狗叫了起来。那时,为了便于八路军夜间活动,根据地和游击区的狗都打光了,可这一带以前是敌占区,村子里还有狗。俗话说,一犬吠形,十犬吠声。顷刻间,远近都有狗吠声。有的干部怕惊动敌人,罗荣桓却胸有成竹地说:“现在不是从前了。现在,狗一叫,敌人会吓得更不敢出来。”不错,等找门板的人回来,也没有出什么事。
罗荣桓一行在胶县以西穿过胶济铁路,胶东南海军分区司令员贾若瑜派来汽车接罗荣桓进入莱阳城。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正在海上组织渡海行动,政委林浩和其他领导干部都赶来看望罗荣桓。
在莱阳,罗荣桓接到了中共中央10月31日发出的关于组建东北人民自治军的命令,任命林彪为总司令,彭真、罗荣桓为第一、第二政治委员,吕正操、李运昌、周保中为副总司令员,萧劲光为副总司令兼参谋长,程子华为副政治委员。
11月5日,罗荣桓一行到达龙口。因为这次行动是保密的,所以他们都化了装,罗荣桓化装成一位教授,身穿深色长衫,头戴礼帽,林月琴穿着阴丹士林布旗袍,作为教授的夫人。参谋处长李作鹏、保卫部长苏静和供给处长何敬之都扮成商人。保密的原因是中央要求去东北的部队,“在进入满洲边境时,绝不被苏联红军及英、美、国民党人发现”。
一到码头,只见岸边是一队队等待上船的部队。海湾内外,满眼是船,嘈杂的人声和喧嚣的涛声汇合在一起,从中可以看出,胶东军区为渡海行动做了大量的工作。
11月3日,胶东军区接到毛泽东亲自起草的一份电报:
“胶东区党委:
近日部队渡海情况如何,千万要多要快,不得片刻迟误,将此当作第一位工作,派大批干部准备渡海,其他工作均属次等。”
临上船前,罗荣桓问许世友:“你留在山东有何打算?”
“准备打仗!”许世友豪迈地说。
分别时,罗荣桓把陪伴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169223/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16922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 18 部分阅读)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未知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