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小沙弥见公孙歆前来,恭敬地向前迎接,“方丈已等候施主多时。”
“烦请带路。”公孙歆收回握着花凌月柔荑的大手,朝小沙弥拱手施礼,态度端庄肃穆。
花凌月见他与平日懒散模样截然不同,彷佛换了个人似的,心跳加快,视线再也无法自他身上抽回。
小沙弥带领公孙歆与花凌月朝寺院后方一棵大榕树步去,只见一名身着袈裟的老翁站于树下,笑容可掬,合掌说了一声,“阿弥陀佛。”
公孙歆双手合掌,“阿弥陀佛。”
站于一旁的花凌月见状,连忙合掌恭敬说道:“阿弥陀佛。”
“施主请坐,让老纳奉杯茶。”老方丈满脸堆着笑,带领他们一同坐于榕树下的石椅上。
小沙弥端来茶具,备妥热水,交由方丈沏茶。
花凌月专注地看着方丈以纯熟技术沏茶,沸水徐徐注入杯中的茶叶上,茶叶顿时舒展开来,明眼人一瞧就知道那些茶叶是选取品质优良的嫩芽,经过精挑细选、专工制成的,但她却识不出茶叶种类,暗自气恼。
老方丈将斟了茶的陶瓷茶杯置于他们面前,“请用茶。”
花凌月动作优雅地端起茶杯,轻啜了一口,茶的甘醇与清香沁人肺腑,满嘴生香,随即绽出菜笑。
“老方丈,这是哪儿的茗茶?”她非得知道,最好还能马上得手。
老方丈笑眯了眼,“承蒙姑娘看得起,这只是老纳亲自栽种的茶,压根称不上什么茗茶。”
花凌月讶异不己。如此绝妙不可言的好茶竟非茗茶,而是出自眼前老翁所一手栽种?
公孙歆看向身旁的她,缓缓说道:“茶不仅为助修之资、养生之术,而且更为悟禅之机,显道表法之具。而佛教禅寺多在高山丛林,得天独厚,雾里云间,极宜茶树生长,而许多茗茶最初皆出于禅僧之手,茶之种植、采撷、焙制、煎泡、品酌之法,多有创造。”
老方丈笑着双手合掌,“一啜一饮,甘露润心,一酬一和,心心相印。”意喻深远,自有玄机。
花凌月愣了住,看着身旁的公孙歆,老方丈之意是与神佛间的心灵相通,抑或是在暗喻他们?
公孙歆抿唇一笑,并未多说。
这时两名小沙弥拖着两只偌大的麻布袋前来,置于公孙歆面前。
公孙歆并未揭开袋口,端起茶杯放了一口,这才朝老方丈说道:“明儿个一早我立即派人将摺子送来。”
老方丈脸上依旧堆满了笑,合掌说声:“阿弥陀佛。”
花凌月蛾眉轻颦,看着置于他身旁的那两只有些肮脏又破旧的麻布袋,里头究竟放了些什么?
等等,他方才说了“摺子”两字……难不成里头放满了银票与银两?任谁也不会晓得大笔银两就放在如此破旧的麻布袋中,这确实是个掩人耳目的好办法。
待茶饮尽,公孙歆起身,单手扛起那两只偌大麻布袋。花凌月遂起身,准备与他一同离开。
老方丈将一只茶罐递向前,“这茶与施主有缘。”
花凌月愣住,怎么也没料到老方丈竟会赠她茶,转头看了眼公孙歆。这茶……她真能收下?
“你就收下吧!”公孙歆微微一笑。这茶确实与她有缘。
花凌月这才收下茶罐,向老方丈道了谢,跟随公孙歆一同离开寺院,乘着马车朝京城方向驶去。
一路上,两人并未交谈,花凌月捧着手中茶罐,直瞅向眼前的他,好半晌过后,这才柔声轻问:“为什么会说我与这茶有缘?”
公孙歆单手支额,斜躺于车内,“这么想知道?”
花凌月蛾眉轻颦,“若不想知道,我又怎么会问出口?”
“方丈前些日子才将这茶制好,而在这世上就只有方丈、我与你品尝过,所以自然是与你有缘。”
“你怎么知道——”花凌月的话才一说出口,就想咬掉自己的舌头。
该死,向来精明万分的她怎么一遇到与他有关的事,脑袋就全乱成一团?
公孙歆笑眯了眼,看着一脸懊悔的她,想必她已知道答案,“若不知道,又怎会特地带你前来?”
花凌月咬咬唇,转头看着那两只麻布袋,“里头究竟放了多少银两?”扯开话题,不愿自己一直陷入窘境中。
“你觉得呢?”公孙歆反问。
花凌月沉吟了一会儿,以那座寺院香火鼎盛的情况前来供奉的香油钱肯定不会少,又看了眼那两只麻布袋的大小……
“大约近万两,而那间寺院究竟有多少银两存储在你的钱庄内?”人都有好奇心,她很想知道。
公孙歆笑而不答。
花凌月见他总是如此态度,气恼不已,“你别老是笑,快说啊!”笑笑笑……她要的是他的回答而不是他的笑容。
“先前你的那些官夫人前来存储,一见他人存储的银两多,便再掏出银两来,各露真相、争相逞能;而这间寺院历史悠久,向来灵验,香火鼎盛,许多富贵人家、名门望族,或是有求于佛的人们,其心态就与那些官夫人相同,如此一来,你该知道答案。”
花凌月于脑海思索了一下,随即讶异地瞪大杏眸,“难不成有上千万两?”
公孙歆笑了笑,“远比你想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169345/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16934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 2 部分阅读)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未知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