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部分阅读 (5/6)
虽然石恒文年龄最大,但是石恒文的老二却是玉字辈中年龄最小的。
原来石恒文早年参加过八路,走南闯北,打过很多大仗。后来在朝鲜战场负伤,左脸被子弹打了个窟窿,从腿上割下来一块肉补上,但是没有补好。每当喝稀饭的时候,就会从腮帮子上流出来,需要紧接着用调羹再赌进去。
石恒文从部队退下来的时候,已经四十多岁了,找了寡居带着两个孩子的曹氏,才有了石玉亮和石玉明。
石恒文脾气暴躁,哪怕是村里没人敢惹的恶霸,他也敢提着东洋大刀前去问个曲直。
石恒文有把东洋大刀,刀锋锋利,其实按规定这种东西需要上缴的,不过没人知道石恒文这么做违反了相关规定,就是知道,也没人跑去告黑状。
石步庭到爷爷家的时候,石步庭的五个爷爷已经都到齐了。
老兄弟五个坐在八仙桌上喝茶,石恒文上手,石恒武次手。其实就是年龄最小的石恒业,也已经六十九岁了。在那个时代,一上六十,就可以称为老人了。
看到自己孙子,石恒文咧着嘴笑。
“小庭,快过来。”
石步庭看到,老兄弟五个还真像一个娘生的,模样大差不差。各个爷爷看到石步庭长得这么高,无不啧啧称赞。
“小庭,听说你头两天还在学校里当了几天老师,咱大寨村石家人丁兴旺,可是多是老实粗人,有文化的没有半个,能当老师,可不简单啊。”
石恒业笑着看着石步庭说。
“五爷爷你别说笑了,就给人家赶了几场子急,其实说实话,孙子还真不是当老师的料。”
听到孙子这么谦虚,在座的几个老人无不哈哈大笑。
“来,媳妇子给小庭抓出糖来吃。”
石恒文坐在太师椅上指挥张安花,张安花一听笑嘻嘻地到箱柜里扒了扒,张开大手抓了一把。
石步庭剥开一个娘递过来的高粱饴送到嘴着的高粱饴非常香甜。
“媳妇子来了啊,那馅子还没剁,你赶紧去剁馅子吧。”
石步庭的奶奶曹氏捣着个小脚从里屋走出来,里间屋本来是放粮食的仓库,现在被整理出来暂时当厨房。
听到自己婆婆支使自己,张安花连着剥开两个高粱饴放到自己嘴里,挽起袖子,到里屋去了,马上就开始剁起了馅子。
“我看接亲的人里,小庭去就很合适。”
石恒武看着坐到床沿子上的小庭,其实男爷们今天没什么事干,主要的工作就是包饺子,蒸馒头,男爷们主要集中起来。
一家一户,有个公事,人越多越热闹,外人看着也团结。
听到爷爷们满意地看着自己,石步庭多少有点得意。
第十六章 迎亲
二叔洗了头,擦了雪花膏,穿上新做的西服、西裤和皮鞋。
二叔简直帅呆了。
“二叔,真帅啊!”
抱着膀子,伸出大拇指,石步庭真诚的说。
石玉明和石步庭个头相仿,模样也差不多,棱角分明,眼睛很大。比较不一样的是,石玉明胡须浓密,而石步庭嘴巴上光光的。
俗话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可是石步庭相较于年龄二十岁的石玉明办事都牢靠。
石玉明跟着村里的能人孙大胖子跑买卖,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盖起了五间瓦房,不过也没有多少余款了。
一共六辆洗刷干净的拖拉机,整整齐齐地排在大寨村油坊前面。
这六辆拖拉机都是孙大胖子的,石玉明负责管理这六辆拖拉机和司机,今天可以说是石玉明最得意的时刻。
能有一辆拖拉机接亲就不错了,一下子六辆拖拉机,那是怎样的气势。
整个大寨村,实际上不超过十辆拖拉机。
这个接亲的大队,真可谓豪华至极!
每辆拖拉机上坐着一个压车的,第一辆是石玉明,第二辆是石步庭,第三辆是石步华,第四辆是石步青,第五辆是石步秀,第六辆是石步刚。接亲大队都是大寨村老石家的人,除了石玉明是石恒文的儿子,其余的都是石恒文五兄弟的孙子,正好一家一个,不偏不向。
接亲大队年龄都在二十左右,个个身强力壮,这些人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要完成,那就是叫门。
天不亮接亲大队就出发了,新娘家是位于大寨村南边十里远的南仓村。
一路颠簸,拖拉机非常销魂,心脏不好的,可不适合坐这种坐骑。
到达南仓村口的时候,东方泛起了鱼肚皮。
石步庭紧跟在石玉明身后,许是一夜没睡的缘故,石玉明脸上没有多少兴奋的表情,倒是有点好像很苦涩的样子。
“几点了?二叔。”
石玉明提起手来看了看自己手腕上的北极星,说:“五点四十五了,我们得抓紧,七点过门。”
石玉明的媳妇姓马,叫马红。
马家是南仓村的大户。不过南仓村是小山村,总共也就四百来户,光马家就占去了四分之三。
马红家的大门也是大寨村书记家的那种刷着红漆的铁大门,非常的扎眼。
“咣!咣!咣!”
接亲大队围在铁大门外面不停地敲门,但是里面根本不为所动。
过了一会,里面守门的人大喊:“开门可以,红包拿来!”
这是规矩,不过外面的人也都不是接过一次两次的新媳妇,大声喊道:“不开门怎么给你们红包,快开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169851/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16985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 4 部分阅读)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未知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