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仁接着道:“陈子龙那里,一定会叫他写悔过具结。”
两人站起身来,向着诸位同僚拱了拱手,便又急匆匆去了。
看着两人身影,吕承志倒是极为不满,只道:“大行皇帝临去前说,文官人人可杀,末将以为说的极是。本朝文官,虚言矫饰欺世盗名,说圣贤时则滔滔不绝,说经世时务时则一无是处。而且,言行不一,人前成仁取义,人后男盗女娼。大行皇帝一去,流贼入臣,东林复社中人,降了多少?待建奴入神京,这些君子可又有多少投降的!大帅,依我看,这些没有什么可惜的,既然在满意南掣肘,不如一并杀了,将来克复神京之后,慢慢作养,国家只要以科举取士,还怕没有人读书吗!”
他虽是武将,不过,这番话说的倒是有条有理。只是,诸人听在耳朵里,却是只觉有些刺耳。
曾志国也很疲惫,摆手道:“姑且待之,我亦非好杀之人。只要他们服了,倒不一定非得杀人不可。”(【520dus.com 520读书网】,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com,章节更多,支持作\,支持正版阅读!)
第二卷南方 第四十三章 死结
志国对处置这些名士士绅有点手软,这一件事,曾志ttt3,也不愿底下人知道。
杀别人,他还无所谓,倒是杀顾炎武,他有点踌躇。此人崇祯年间进士,做过一段时间的小官,早就辞官回到松江府的老家。在松江,顾炎武也算安份守已,当然也有些家产,不过,也不算是巧取豪夺。最为关键的,就是顾炎武实在是气头太大,当然,现在只是复社中普通一份子,不过,后世他与黄宗羲齐名,在思想激进的程度上来说,此人已经开始仇视反对君主制度,认为皇帝残民以逞,以天下奉一人,全无用处。
这种程度,在当时全世界来说,都是极为激烈的。法国的大革命,还迟了顾炎武近两百年呢。
除了顾炎武,如吴伟业这样的名士比比皆是,一律杀了,曾志国的手也有些软。
倒是看看罢了,如果这些真正的有良知有能力的读书人愿意具结悔过,并且愿意为各地的军部效力,倒是可以留下命来。
不过,该有的惩戒还会给。
萧逸云与张广仁匆忙而出,路振飞与陈子龙等人都关在一起,倒是方便劝说。
曾志国给了他们半个时辰的时间。
其实这个时间没有任何意义,路振飞与陈子龙如果愿意,十分钟时间就足够了。
如果他们一心求死,十个时辰也只是浪费。
在关押俘虏的地方,大队的镇兵持矛列戟,已经开始准备了。
这一次变乱。最少在表面上令得曾志国手脚大乱。而且。各地地军管司都有程度不同地死伤。大规模地残酷报复是理所当然地事。对此。\动变乱地人自己也有相应地心理准备。
不过。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地是。曾志国要把整个江南地缙绅都一网打尽。
张广仁是参军部地大佬。萧逸云掌握军管司。在天雄军中地位超然。便是一团参将遇着这两人。也要客客气气地拉手说话。不敢怠慢。
不过。负责看守地是军法部地人。他们除了曾志国和马红俊外。当真是六亲不认。
眼见得这两个大佬过来。还是依足规矩。验看了对牌之后。这才派了几个人到厢房里去提人。
“展义兄。军法部地人也太狂妄了。”萧逸云不知道怎么。有点心气难平。
张广仁微笑道:“这没有什么,其实,这也是马参将调理的好,大帅对军法部很是欣赏。”
他顿了一顿,又笑道:“当然了,我兄的军情司也是井井有条,大帅也是极为喜欢的。”
萧逸云是参将,军法部的马红俊是一部主官,却也只是个参将。想来是曾志国觉得马红俊军中的资历尚且不足,所以有意压了一压。
一想到这一点,萧逸云心里的不舒服总算减轻了一些。
到现在,他才明白自己心神不属的原因……这一次,抓人是天雄军的事,提供情报是军情司的事,可是忙到了最后,一切事情都归了军法部管,从关人到定罪到处决,一条龙服务全归了军法部。这些天来,马红俊不见人影,底下这些军法部的人见了谁都是鼻孔朝天,就是他想见一下苏州同城的那些被关押的名士缙绅们,也得和军法部打过招呼再说。
“唉!”
萧逸云叹一口气,知道这一次关押起来的人多半是在劫难逃了。马红俊的为人他很清楚,残忍好杀,又以天老大,曾帅第二,如路振飞这样的人,换了一个主官可能就放过去了,落在马红俊手里,居然也是定了死罪。
一会功夫,军法部的人已经把路振飞与陈子龙两人带了过来。他们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倒也没有上什么镣铐之类的戒具,而且,那么多人,也没有这么许多镣铐来用。
提审的地方,就在院子的正堂,一进小院左右两厢六间房关了二十几号人,这还是特别照顾,关押的全是官员或是做过官的士绅。
换了普通的举人秀才,哪怕是再有名的名士,也是十几二十人的挤一间房,转身的地方都快没有了,当真是苦不堪言。
“皓月兄,卧子兄,两位请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170427/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17042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 34 部分阅读)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未知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