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部分阅读 (5/6)
江纵北这几天一直在凤落沟铜矿带着工程师日夜奋战,五步钻机同时进行,另外一拨工人以倾斜25的坡度向巷道深处挺进,但一个共同的结果是钱是花出去了,工人力气也出了,就是没有矿体。中午几个工程师开碰头会,于洋建议应该多打几条横巷探一探,平行穿一下看是否存在矿体,江纵北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这个矿现在连当时竞争矿权加上探矿的费用已经接近七千万了,如果这个矿一旦是个空山,盛邦一下子就元气大伤,在开办金属矿这个行业,陪个千八百万的正常,小钱靠挣、大钱靠命,有的矿老板在矿上花了一、两千万,探不出矿来就转手卖掉,结果对方买了后一、二百万就可能探出个几个亿的大矿来,也有倒霉的,沈阳一个民营企业的老总拿着两个亿的全部身家来到临滨市买了一个铜矿,当初买的时候,横巷上显示了五米的氧化矿体,计算开采价值十五个亿,结果开业后兴冲冲的一炮,打没了。两个亿白扔进去,那个老总选了个月黑风高的晚上进了矿洞引爆了炸药。江纵北矛盾的原因是父亲在灵隐寺告诉这个山体有矿应该继续打下去,父亲看矿从没走过眼啊,怎么办?江纵北想到了良叔,良叔在父亲归隐后就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和老伴一起喂喂鸡、种点田、看着树,过着田园生活。当初是父亲和良叔一起看的这个矿,良叔原来是地质队退休的工程师在江一山开始干矿时就跟着,鞍前马后为盛邦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这种情况必须得去请教他了。
第十四章 农妇、山泉、有点田
江一山告诉于扬钻机先不用停都继续打着,他下山去找良叔。在路上江纵北给血凝打了电话,血凝听了老板的吩咐后带着李进从临滨方向直奔江一山的老家安乐村。江纵北先到的老家,这里凝结着他父亲江一山的心血,村子中央是一条河,村落就被分成了河南、河北,而江一山所打造的千亩林地就在河的南边,被村子的百姓称之为“河南林业大省”,江纵北小的时候这里也曾经是一片林子,夏天在林子里同一帮小伙伴过家家,荡秋千,秋天和爸爸、妈妈到林子里采蘑菇,回到家后就能吃到妈妈给做的香喷喷的蘑菇酱,后来这片林子就陆续被采伐光了,江一山又从镇里承包了过来,然后在村子西北方向一个叫做“西沟”的地方,修建了蜿蜒十几公里的水泥大渠将山上的河水引到林地,这条大渠耗资很大,远远望去似一段长城,而现在整片林地树木参天、郁郁葱葱,这一切都诠释着江一山当年造福后人的毅力和决心。江纵北看到这片林海,眼睛就湿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啊眼光长远的江一山已经把生意一旦失败后家人的退路都想好了,因为这片林海保守估计,价值也在一千万以上,在江纵北眼里父亲是绝对完美。父亲退伍后回到这个山村做了一名教师,正常上班之外,凭着一把镐头刨出了几十亩山地,那时江纵北刚刚出生,白天父亲要在家照顾她们母子,到了夜间江一山等妻子和孩子睡着了就一个人偷偷的起来,顶着月亮、在山上轮着镐头,等到天刚刚亮就回去再照顾妻子,江一山对妻子是出了名的疼护,江纵北记得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妈妈把菜做咸了,江一山就喊妈妈的名字,让妈妈去路上看看有卖盐的车经过吗,妈妈在门口瞅了瞅说“没有”,满屋子的人就都笑。后来因为二弟超生的原因江一山辞去了教师的工作,用他的话说就是儿子比什么都重要。辞职后的父亲就和母亲一起收药材、收山野菜,做些小本生意,慢慢积累着。给江纵北印象最深的就是父亲做药材生意时呆的林场前面的那三间土房子,小时候一家人就是在那里快乐的生活着的,当年江一山买了大队里第一台电视机,因为没有信号要立一个很高的杆子,后来弄来三个村民组的小伙子将五棵杨树接了起来,立起后才有了信号。干什么就一定要干成,除非不干。这是江一山的性格,五棵杨树对接起来正好超过家前面那个山的高度,所以电视才有了信号。江纵北回忆着,忽然感觉自己很想念父亲。
良叔看到门口来了车,就从林场前面的屋子里走了出来,六十五岁的老者,精神矍铄,良叔最为特别就是眼睛,他的眼睛能聚光,一旦和他对视,你的心里所想就像一下子会被洞穿一样。“纵北,矿上那边不忙吗跑来这里”良叔说着伸手握住了江纵北的手,“良叔,你还好吧,这次是真的有事请教了”,江纵北拉着良叔的手说道。“哈哈,纵北啊我在这过的和陶渊明差不多了,和老伴聊聊天,早上去林子里走走,还种了二亩地,有句话叫什么来着,对了叫农妇、山泉、有点田”,看着良叔那么孩子似的笑,江纵北真的也想同他一起归隐田园,做个游牧人、披星戴月、浪迹江湖,其实江纵北骨子里不喜欢生意场上的勾心斗角、名名利利,他的网名曾经一度是“冷月边关”、“跃马阑珊”等等,其实都表达着他的一种心情,也许是压力太大了,才会期盼这那种吟风笑月的生活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171120/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17112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 3 部分阅读)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未知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