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伯带王魁看的东西确实给了王魁不少惊喜,既不是美女黄金,也不是奇闻异物。尽然是好大一箱胡椒粉,说起胡椒,王魁倒是想起了自己第一次去南怀的时候也买到了一小包,回到竹林王魁还自己亲自下厨做了两个菜,愣是把依依给好奇死了,可惜也就吃了两顿过了把瘾而已,后来还找人去找过,就是没有找到,现在可好,人家摆了一箱子在面前。
对于王魁两眼放光,口水直流的失态,福伯是相当的开心,倒不是想取笑什么,相反,福伯是相当赞扬的意思,为什么?因为福伯和王魁亦是同道中人。
年轻的时候初次出海到达天竺以后,福伯便爱上了这种刺激性的调味品,不过胡椒在中土虽然也有流入,但毕竟没有种植,所以并不能为人所熟知,更不要说普及了,只有一些富裕人士,图新鲜且能购买的才有可能喜欢上胡椒,本来,福伯是想给王魁一个新鲜感的,而现在,从王魁的表现看,福伯显然找到了知音了,王魁不但见过吃过胡椒,而且铁定喜欢吃。
“好东西吧!”偷乐了好一会,福伯才开口,尽然有些诱惑王魁的味道。
那边王魁则是痴迷的上了当:“好东西,好东西。有口福,有口福了。如果还有辣椒,麻油……做上一桌子西南大餐都行了!”
王魁这一开口,轮到福伯两眼放光了:“嘎嘎!虽然不知道王老弟你说的都是什么,不过看来也和老福我一个爱好啊,说说,都有些什么新鲜做法?”
“说那里管用,做来吃了那才是王道,走走,找个地方,找个地方。”……
王魁说要找的地方自然是厨房了,要做的自然是胡椒口味的饭菜。福伯一听自然来劲了,立即就分付下人去准备。不过刚刚才从饭馆出来,现在又去弄吃的,似乎也不太合适。两人一琢磨,福伯采纳了王魁的建议,趁此时间,去看看福伯的船吧。
江口码头是兴旺府最大的出海码头,有多大?虽然没有王魁的想象里现在的大港码头那么气派,也直叫接受了接受了二十年近代屈辱史的王魁感慨不已。
出了直通神庙的大道口,直通到海边的空旷地带没有什么像样的建筑,却有四立柱支撑起来的尖顶方棚,王魁知道,这是海运繁忙时节,便于货船快速卸货的临时安置处。方棚一个挨一个,绵延数百米,只留下中间约摸一丈多宽的中行道和许多可供穿插于方棚的小道。
再远处,就是一个全部是石头砌成的平实深水港区,虽然隔得远了,看不清楚是什么船只停在那里,但忙碌的码头工人进进出出船舷,正从船舱里搬运出一箱箱密封严紧的货物,估计也是一只风尘仆仆的远航船归家了吧!
“老弟?走这边!”见王魁望得出神,福伯不得不提醒王魁该改道了,王魁这时也才现,除了自己,所有人都从中行道拐了出去,走进一条小路。姗姗的笑了笑,王魁快步跟了上去。
七拐八绕的,走了大概六七分钟,王魁都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了,唯一能确定的便是离海边越来越近了,王魁可以清晰的听到海水拍打焦岸的啪啪声了。
当王魁一行人拐出最后一个堆满货物的方棚时,王魁看见福伯手指一扬,指向了大海的方向:“就是它们了,最久的跟我十五年了。呵呵!”
听福伯的口气,这些船不是他的工具,却像他的兄弟一般,顺着福伯的手望过去,王魁看见三只大船安静的停泊在离海岸二十几米远的地方。船头对岸,船与船之间间隔四五米的样子,而环顾左右,或近或远的近岸处,都有像福伯这样把船停靠好的海商。
“那头一只沿伸到江口,适合靠岸的地方都有船停,而这边,商家们把船从码头停到了兴旺府的另一边,这次回来我运气不错,刚好就近有留下了一个靠口。”
听了福伯的介绍,王魁便没有过多的关注别家,而又把视线转回了福伯的三个老朋友身上,略一观察,王魁再次挥他万金油的本领,开口询问:“两只防沙船,一只广船对吗?”
福伯显然对王魁的询问略带讶异,随即诡异的一笑,反问到:“何以见得呢?”
本来王魁还不想多说,不过现在明显福伯的话语间充满了试探,现在不得不说上点什么,王魁明白,福伯是想借此机会了解王魁对于海事了解多少,这无疑对于两人之间的合伙生意有着巨大影响。
“方头方尾,俗称"方艄";最初船型产于吴越之地,甲板面宽敞,型深小,干舷低,应该采用的是大梁拱,使甲板能迅速排浪;虽然看不清楚,不过应该有"出艄",有"虚艄&q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171167/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17116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 37 部分阅读)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未知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