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不知道长是为何而修行?是为了长生呢还是你所说的那个模糊的概念?”
道人低下头,想了半天才回答道:“我也不知道,在我的记忆里我就一直生活在这里,一直打柴挑水,每天都看同一本书籍,时间长了之后,这种固定的生活方式也就成为了一种习惯,我也没有想过是为了什么而修行。”
过了半天,道人又补充道:“也许只是为了做完每一天的功课。”
蓬莱仙山,这里是仙山,但是上面并不像道册中记载的一样,这里没有仙人居住,只有一个忘了年月的道人。那么它既然叫仙山,就有成为仙山的理由。
比如此时整个山林上一起摇晃的树叶,迎着微凉的光芒,就像是大禁朝田间被风吹过的稻穗,统一而整齐的摇头,似乎是在宣告着作为仙山的异禀。
比如就像是一株巨树一样的山峰,上面挂着的云片正在悄悄的变换着形状。
山峰很高,道观坐落在山顶,给人的感觉到真的是像一座海外仙府。
崇远说:“那不知道道长对仙台了解多少?”
道人看着脚边撞击在礁石上的海水,扑来又卷回去,溅起无数的水花,慢慢打湿他双脚上的布鞋,全然不觉。“仙台应该是存在的,传闻中,仙台就在东方的极点,而我居住的这里,在我的印象里已经很靠近那里了,多年前我曾试图走出过这片大海,奈何我只离开了一天,并没有发现这片海域的边缘,由于想到我生活了很多年的道观和后院的一群动物,我又有些不舍,所以就放下了这个念头,又回到了这里。在回来之前我站在海面上,认真的向前方看了半天,可是还是只能看见茫茫的海水。”
崇远想了一会儿,然后问道:“当初道长是怎么离开这里,去到前方海面上的?”
道人一愣,然后微微一笑,理所当然的说道:“当然是飞过去的了。”
崇远没有再说话。
燕云陌和桑海几人定定的看着道人,亦不言语。
雪铭微张着红嫩的小嘴,显得非常的惊讶。
在他们目光炯炯的注视下,道人憨笑的脸上露出了几分不好意思的神色,似乎是怕他们误解或是不信,道人再次申明重复道:“我真的是飞过去的。”
“……”
还是崇远继续问道:“不知道长飞行的速度和我们这艘大船航行的速度比较,快多少?”
道人看了看停在远处海面上的大船,不好意思的说:“应该也快不了多少!”
“比如?”
“我飞一天的路程,这艘船在顺风顺水的情况下估计要行好几个月……”
“那不知道道长觉得仙台应该在何处?”
道人看着他略显消瘦的脸,低声说道:“如果仙台存在的话,一定便在这方海域的尽头。”
“但是我不相信天堂里面就真的有神灵栖居。”道人沉默半响,神情前所未有的凝重,似在回忆,过了良久他才继续说道:“我曾经在山顶上眺望远方,有幸见到过一处幻景。”
“哦?”
燕云陌几人抬起略微下垂的双眸,等待着他接下来的话语。
道人说:“那是一处恢宏的大地,一座雄城巍峨,天空上白云惨淡,万里流光明净如洗,有苍鹰在高天盘旋,俯视着身下的雄城,断剑如林,密密麻麻的插在脚下的大地上,远处大山荒凉,残垣断壁,像是一处肃杀埋骨的战场,又像是一处剑冢。”
道人明亮的双眼中,透露着些许迷惘,“在我想来那应该便是所谓的仙台之关。”
燕云陌沉默许久,热风缓缓流动,吹起他鬓边的一抹白发轻轻飘动。
“蓬莱在道册上叫做仙山,道长久居这里,可知其中缘由?不知仙台和蓬莱有何关联?”
道人在暖风中缓缓的摇了摇头,说:“仙山不过是一些怀着朝圣之心的人的敬畏之称,这里其实不过就是一处远离人世的大山,多了几分灵气而已,由于离人世太远,所以就有很多人向往,传说也就越来越多,然后导致最后越传越神。”
道人抬头看了一眼山间的云朵,而后继续说道:“至于和仙台有何联系,我倒是真的不知道,不过有一点,或许真有联系。”
道人的眸子忽暗,抬头看了他们几人一眼,又补充道:“不过我也只是猜测。”
燕云陌几人猛然抬头,齐齐的看着他,有些急切的说道:“还请道长言明。”
道人摇摇头,对着他们笑笑,而后在礁石上站了起来,海浪在他的脚下轻轻摇动,一次次的拍打着脚边的大石,且不留余力。道人的身影在这一瞬看去竟隐隐有些出尘,但再次仔细打量,他似乎还是那么平凡,平凡的就像是一位站在稻田里的农家百姓。
潮声渐起,大海在这一刻竟然隐隐有些不平,像是沸腾的水面,很快就会开始翻滚。
道人没有急着说话,他站在礁石上定定沉思,像是已在悄然间忘了此时所处。
八十五 半神
世内大禁。
天启城秋色愈浓,寒风瑟瑟,初冬的味道已经提前到来。
南门以外,瘦林不见绿意,只有无数的桃木扎根在黄叶里,像是冬眠一般静静陷入了沉睡,清凉尽染,不复往日百花争艳的繁华,萧瑟满目,倒是把整个秋末冬初的景色渲染的十分到位。
而这里,自然是往日的大禁桃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171336/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17133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 20 部分阅读)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未知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