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 部分阅读 (6/6)
原来王允来信道董卓天怒人怨,朝中大臣早有除之之心,只是畏其势大,不得轻动。后觉温侯吕布与董卓实非如父子般融洽,似有可乘之机,刘龙老谋深算,便欲请他入长安同商大事
“这不是欣然姑娘,哦不,嫂子嘛,上次回来的急,还没去拜访过嫂子,这次要好好谢过。”刘俊义上前作揖。
他在这里一句嫂子把王欣然羞了个红脸,还好有轻纱掩饰,看不出来,一对美目狠狠盯向甘宁。
兴霸此时的形象是比较不堪的,一个劲的傻笑着,还挠着头。
“你们瞎说什么呢?”看似斥责倒不如说是开心,许褚赵云也是会心微笑,自己兄弟的快乐也就是他们的快乐。
“你这个小子,可不准欺负王姑娘,这趟前来,兵荒马乱的可多亏了欣然,可比你们能干多了。”高麟说道。
原来刘龙叫高麟帮忙,可高麟就一文弱书生,后来王欣然自告奋勇,大家才放心,“毒王”久历江湖,路上自然安排的妥妥当当,故而高麟才有此语。
“那是当然,嫂子女中豪杰,谁个不知,哪个不晓?”刘俊义故意说得十分夸张。
“好了,不要闹了。”刘龙正色道。
原来王允来信道董卓天怒人怨,朝中大臣早有除之之心,只是畏其势大,不得轻动。后觉温侯吕布与董卓实非如父子般融洽,似有可乘之机。
刘俊义自洛阳会后便不再问事,得此信也是颇费踌躇,后却偶从陈郎处得知吕布真正身世(陈郎原为并州刺史,吕布亲生父母实为丁原所害,期间尚有曲折,此事后文会有描写,这里不再赘述),觉得事有可为,因此让内弟带信与刘龙,必要时可以让刘俊义潜入长安,为王允臂助,图谋大事,他也有亲笔与王允修书让高麟带来。
刘龙得信后也是举棋不定,若果真能除董卓,此也是妙计,但刘俊义是刘龙家唯一的男孩若有性命之危,那就不知该怎么办了。
听了父亲转述,刘俊义心中过了一下倒觉可行,李鹏手下“龙耳”在长安也有耳目,自己只要小心一点,安全倒不是问题。只不过现在自己声名已显,若突然失踪,也难交代。正待与舅父及众兄弟好生商量一番,那边袁绍也派人来请,刘龙便带许褚刘俊义同去,典韦、赵云、甘宁留下招呼高麟和王欣然。
到了中军帐才知今日正好袁绍自渤海调集的士卒与粮草到达,负责押运的乃是颜良文丑与田丰,到后袁绍便将目下形势告知,田丰却立刻给袁绍出了个双管齐下之计,袁绍听了觉得甚妙,便请众诸侯前来商议。许褚刘俊义与颜良文丑相见都是欢喜,一番寒暄之后便落座静听田丰的计策。
“主公,各位大人,如今我军粮草已丰,不日便可兵指长安,不过西都更是坚城,加上地形对董贼有利,我军未必能胜,丰闻曹大人发檄文时也曾发给西凉太守马腾,不知是否。”田丰问道。
“确实如此,可却不知其为何不至,以马寿成的为人吾以大义招之,其不应如此。”曹操答道。
“若丰所料不差,马寿成未至不外乎二因,一者受了什么牵制导致不能成行,二者畏董卓势大暂且静观其变。若现在盟主修书一封以目下形势告之,请他出兵,其十之八九会引兵而来,他若至则我可对长安成夹击之势,立增胜算。”
众诸侯也是纷纷议论一番,事若能成平添臂助自是好事。
“先生高见,若依先生,何人可往西凉送信,此人需有辩才方可。”曹操说道,他也同意此计,不过人手确需斟酌。
“丰不才,愿担此任。”田丰说道。
“先生大才,自是能当此任,只是此去西凉路途遥远,那里民风又极为彪悍,需有妥当之人随行才是。”曹操又道。
“有士平、公横随行可保无虞。”田丰答道。
“此事不妥,我军兵进长安就要与董贼精锐短兵相接,盟主安危至关重要,身边不能无有大将护卫,还是让云龙与先生走一趟吧。”说话的正是刘龙。
田丰的计策给了刘俊义一个更好的想法,若马腾真可出兵,以盟军为正,马军为奇,自己则可借随田丰为名半途潜入长安,如此便是三关齐下,对于除去董卓,更添胜算,因此立刻说与刘龙,让刘龙出言。
袁绍又问了众人意见,欣然道:
“如此便照元皓计策而行,字龙云龙兴霸随行即可。”
说罢又是一阵详细商议,直至晚间各人方回本寨,路上刘俊义忽然想起自己忘了一件大事,不由心急如焚
正文 第一四零章 欣然妙手
(本文从本章开始开始主人公改名为刘毅,请各位读者注意。)
袁绍召集众诸侯议事,议定行田元皓“双管齐下”之策,以田丰为使,赵云、刘毅、甘宁为护卫,择日而行,去往西凉说马腾马寿成发兵东来,对董卓形成夹击之势。
刘毅倒并不想随田丰入西凉,争取这个任务只不过为了更好的掩饰自己的行踪,准备在半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171905/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17190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 38 部分阅读)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未知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