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她满面通红,几欲滴血,黛玉这才放过林珺。移开视线,笑道:“东西在你手里,我哪里知道是什么。”不等林珺的手伸过来,便往旁边让了两步,又说:“青鸟说今儿试着做杏仁糖,只怕已经得了,你要不要跟我过去瞧瞧,若是好,正好送些给姨太太尝尝。”
见黛玉总算不再追着问,林珺松了一口气,却不想,才说了几句,又说出后面的话来。蒋太太要走,蒋文自然也要走。不由地摸了摸腕上的珠串,蒋文的面容就浮现在脑中,面上刚刚褪去的热度又上来了。偏黛玉说得一本正经,倒像是她多想了。再来,黛玉说的也是正理,她就是想要口是心非地否决,也没有道理,遂道:“也好。”两人就一起去了萱草堂。
次日,卢慧娴正打点蒋家的仪程,黛玉打发红绡送来个个掐丝红木小提盒。
卢慧娴道:“又是什么好东西?总惦记着他们做什么?”
香螺接过去,听言,就揭了盖子,递给卢慧娴看,一面说:“昨儿就听说青鸟在熬糖,也不知做的什么,怪香的。”
红绡道:“这是给奶奶的,哥儿可吃不得。”
“哦?”卢慧娴拣了一颗放进嘴里,半响,才说:“好吃倒是好吃,就是费牙。”顿了一下,又说:“做得有多的么?”
红绡应了个是,卢慧娴就说:“那就拣好的装一盒子,送给姨太太尝个鲜。”
听言,红绡连连摆手,笑道:“昨儿大姑娘装了两盒子,只怕还有多的。”一指香螺手里的提盒,说:“这是今儿做的,昨儿做的都给大姑娘拿去了,不然,昨儿就该送过来了。”
卢慧娴笑道:“我倒是忘了这一层。”又说:“我这里什么时候送不是一样。”
才送了蒋太太,转眼就是中秋,才吃完早饭,残席尚未撤去,二门就有人进来回禀,说是姑爷送节礼来了。
不必说,都知是水溶来了,偏林珺问道:“哪个姑爷?”
黛玉两家染晕,听了她的话,更是火烧一样的烫,待要回,终究是脸皮薄,开不了口。
陈氏笑道:“蒋姑爷真是有心,只怕家里的凳子还没坐热,又巴巴地赶回来送节礼。”
说到未婚夫婿,任是林珺,也红了脸儿。但她性子不必旁人,但凡换一个人,这会子哪里还说得出话来,她却昂着头,撅着嘴儿抱怨,道:“可见得你们是一家人,我才说了一句,两个嫂子就拦在前头。”
一语说得众人都笑起来,赵太太用力在她额头上点了一下,笑骂道:“多大的人了,还这么口无遮拦。”
林珺是未出阁的姑娘,有些话说得,有些话说不得。虽只是一句玩笑话,但在家里,都是自家的长辈姊妹们,听了不过一笑,也就罢了。倘若在外面做客也这么着,就惹人笑话了。
赵太太说了林珺,转过头来向老太太说:“我和我们老爷说,想趁着如今天好,不冷不热的,回姑苏去。”
老太太还没说话,卢慧娴就说:“才说接琅儿回来,婶子这会子又说回去,也不知是不是我哪里得罪了婶子。婶子好歹告诉我一声,让我知道。”
赵太太伸手拉住她的手,嗔道:“说的哪里话?这不是你妹妹出阁,往日我替她攒下的东西都在姑苏,这会子再往京里搬,成什么体统?不觉得,这一转眼,我们来京里也有五六年了。”说到后头,就有些伤感,语气中颇有不舍。
因说到出阁的话,她们两个不好听得,便找了个由头避出去。
“你倒是瞒得严,一点口风也不漏。”林黛玉话里并没有责怪的意思,即便两家处得再好,总归是两家人,别人家里,总没有自个儿家里得便。何况,林珺出阁在即,又不是家里实在过不下去,没有在别人家出门子的道理。迟迟早早,必然要回姑苏,只是没想到会来得这般快。
只是两人这些年,起坐卧息,日日在一处,几乎未曾分开过,乍然要分离,黛玉自然舍不得。
林珺也是全然不知情,陡然听到要回去的话,好半天没回过神来。她本是聪慧的女子,从开始说亲,就料到有这一日,再好的姊妹,也总有分开的那一日,只是没想到会来得这样快,这样突然。
见黛玉如此,她也不好受,道:“何曾瞒着你,我也是才知道。”又携了黛玉的手,强笑道:“你还和我生气?”
闻言,黛玉叹了一声,道:“当日凤姐姐没出门子前,我们三个一起,何等的快活。记得那时,我们还说,这一辈子都要在一起,永远不分开。”说着,连连摇头,“真真是疯话,姐妹们总有出阁的那一天。可不就是,这话才说了几年,凤姐姐就去了福建。自此,一面也不曾见到。”又是一叹,才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172012/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17201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 20 部分阅读)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未知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