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云青拿出霍恩先生签过字的分析报告递给林志清先生,林先生看完又递给西林先生。西林先生指着报告对霍恩先生吼了一句英语,霍恩先生一把夺过报告撕为几片。两人就用英语对骂开了。林志清先生也用英语大喝一声,两人这才停止争吵。
林志清先生和霍恩先生当晚返程回港,台月东先生听了林志清先生的汇报也对霍恩先生提出退货的要求但遭到拒绝,台月东先生与霍恩先生翻脸,霍恩先生被解聘,俩人十多年的友谊至此终结。
台月东先生发来传真,请求康云青设法在国内解决“大宇”的车架问题,并对自己的决策失误深表歉意。康云青要求西林先生每部“大宇”赔偿两万元用以加固托架,西林先生说:“康经理,你跟台董事长可以要一百万,我给你八十万,你给我留点儿余地留点儿面子好吗?”
康云青笑着答应了。他早问过尚士诚加固托架的方法和成本,尚士诚神秘地说:“在焊缝那儿再贴焊一块儿钢板保证不会再裂,外国人真苯!三毫米的焊缝再结实能承受多大重量?贴一块儿钢板受力面积一下子就增加几十倍。一块儿钢板多少钱?连工带料都算进去用不了二百!”所以康云青心里早有底了,一部车要两万主要是为了弥补一些营运上的损失。五十部“大宇”全部进行托架加固以后故障大为减少,托架开裂现象再没有发生,但由于作业条件受限工作率始终达不到百分之百。
“大宇”的实际效益远远低于当初的测算,康云青不愿意承担因港方的失误而给中方造成的损失,于是想出一个办法,暗中提高折旧费和大修基金提取比例,只要税务局批下来,外商知道了也无可奈何。康云请去找税务局分管“三资”企业的副局长白占福,白占福提出一个条件;他坐的那辆“上海”已经报废,省里批指标至少得三五个月,希望康云青借给他一辆进口车坐坐。康云青打发尉大水到北京花了二十一万买了一辆二手“尼桑”借给了白占福,购车款是以材料费名目分批下的帐,财务总监秦广洋先生没有察觉。
※※※
一九九一年八月初,德宁地区经委主任魏占魁在电话里通知康云青,绥河省组织了一个经济考察团出国考察,康云青荣幸的被选为考察团成员,要康云青提供有关证件以便办理出国手续,同时交纳二十万考察费用。
出国考察的浪潮波及全国,各种名目的考察团不断推陈出新。只要肯花钱,出一趟国就象在国内旅游一次那么容易。组织这些考察团的各个政府部门往往把组织出国考察作为利润丰厚的“创收”举措,其中的名堂奥妙无穷。
康云青以董事会不同意他此时外出为由委婉谢绝了考察,魏占魁说了几回有些不奈烦了:“康经理,你实在走不了就算了,但是钱还得出,就算是赞助吧!沈书记说了,要把这次考察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分到每个企业头上的钱数必须完成!”
康云青说:“魏主任,‘绥泰’是外资控股的合资企业,要出这笔钱须经董事会批准……”
“少拿董事会唬我!”魏占魁怕听康云青叨叨打断了康云青的话。“你这个总经理是干啥的?聋子的耳朵?骟驴的鸡芭?”
康云青刚要发火猛然间又笑了,魏占魁说的脏话让他想起了大伙儿给“阴阳脸”和年庆余编的那段顺口溜。魏占魁当然不知道原委,在电话里问:“你笑啥?你这回不出钱就是骟驴的鸡芭,看着挺大不顶个毬用!”
康云青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笑了一阵才说:“魏主任,违反合资协议可是涉及到中外关系哩!我实在不敢担这个责任。要不经委下个文件吧,有文件我就好说话了。”
“屁话!能下文件我还跟你啰嗦?你自己看着办!”
魏占魁气汹汹把电话砸在了电话机上。
※※※
杨书瑞也被选为考察团成员,“绥北”“绥泰”分家时他兼任了绥北公司的经理。乍听说要出国考察杨书瑞挺高兴,他一直因康云青出了一次国而耿耿于怀。可是一听说要掏二十万他又骂开了:“这叫啥考察?简直是敲诈!”
杨书瑞也放弃了这次机会,他听说花四五万就能去趟美国,二十万的价格太离谱,他怕上面查,也怕公司里的人们骂,他已经让骂得快抬不起头了。“绥泰”那边执行合资企业工资标准人均工资长了近一百块,绥北公司的人再听他念报纸就听不下去了,终于有人公开骂道:“整天念报纸有个毬用?能念出钱来?”“让你当经理就是让你每天念报纸的?你干了干不了?干不了趁早让位!”把他骂得面红耳赤也不敢当面反驳一句。裴加金也说过他:“你不能整天老是组织大家政治学习,你别忘了你是经理,你得干点儿实事!”于是他就干起了实事,花六十万在河北玉县下马峪买了一处矿址派唐庭禄胡庄高去开矿,在西卫县的再生胶生产项目上入股四十万,在南岗镇租了一个饭店交给团委书记尹国庆经营,连租金带装修花了三十万。三个项目投了一百五十万还没听见一点儿响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172143/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17214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 13 部分阅读)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未知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