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部分阅读 (6/6)
慕容建中见气氛有些尴尬,马上转换话题:“独孤将军,军情紧急,我们还是先谈公事吧!”
独孤永业点点头,向慕容建中说明了现在的情况。
宇文护的大军也是在今天到达的。只不过他们比慕容建中要早一个时辰。兵力高达十万人。现在正驻扎在金墉城(洛阳卫城,此时还在洛阳西北角)以西四十里处扎营。
慕容建中皱皱眉头,问道:“可知宇文护这次带谁一起来的?”
独孤永业说道:“从旗号看,宇文护带来的人应该有尉迟迥,宇文宪,贺兰祥,尉迟纲等人。”
这几个人,宇文宪是宇文氏的宗亲大将,尉迟迥是宇文泰的死党。而贺兰祥和尉迟纲则是宇文护的党羽。
慕容建中不禁问道:“韦孝宽和达奚武还有杨忠都没有来吗?”
独孤永业说道:“杨忠此时应该在北地镇守,防备突厥。而韦孝宽和达奚武据说在称病。”
慕容建中笑道:“看来,宇文护本次出兵周国也有很多人反对啊!他现在也就能调动自己的亲信还有宗亲了。”
独孤罗冷笑道:“那是他多行不义。他刚杀完皇帝,马上又启战端。焉能没人反对?”
慕容建中笑道:“这不是便宜了我们吗?少了他们几个,这场仗要好打多了。”
慕容建中面上一直带着自信的笑容。实际上,他心里一直在打鼓。毕竟对方阵营里可是有好几位名震天下的名将。现在一下子少了三个,他心里不由自主的松了口气。
现在宇文护帐下,真正的名将只剩下宇文宪一个。而尉迟迥勇则勇矣,却并不擅长谋略。剩下几个,他更是不放在眼里。
而且,更重要的是,宇文宪如今不过十六岁,虽然刚刚率军平定蜀地,但他远远没有达到巅峰,还稚嫩得很。对付起来也容易多了。
慕容建中眼珠子一转,马上想到了一个主意。
他对独孤罗说道:“独孤兄,我马上写一封战书,约定三日后决战。麻烦你将它送给宇文护。”
独孤永业皱眉,忍不住说道:“不可,宇文护有十万大军,洛州城内原本只有三万人,即使加上你们刚带来的五万人。兵力上我们还是战劣势。岂能与他正面决战?还是先坚守等待战机吧!”
慕容建中冷笑着说道:“十万?哼,马上就变成八万了。”
见独孤永业还要再说,他马上又说道:“独孤将军放心,建中自有分寸。一切等罗仁兄(独孤罗字)回来之后再做说明。”
独孤永业见他坚持,只得无奈地闭上了嘴。
独孤罗倒是很好奇慕容建中到底有什么主意,竟然有把握让宇文护一下子损失两万人。他可不觉得慕容建中在吹牛。
慕容建中写好信,把它交给独孤罗。临行前,他又叮嘱独孤罗:“罗仁兄,你这次去周营,观察一下宇文护的帅帐和尉迟迥的位置。”
独孤罗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
独孤罗以齐国使者的身份去周营,禀明身份后,很快就被带到宇文护的帅帐。
乍一见独孤罗,宇文护惊呼:“独孤信!?”
独孤罗的相貌跟独孤信有七八成像,也难怪宇文护会认错。
对此情况,独孤罗早有心理准备,行了一礼,说道:“在下齐使独孤罗。拜见大司马。”
宇文护这时也镇定下来,正襟危坐,问道:“齐使此次前来,有何要事?”
独孤罗说道:“我家将军早闻大司马威名,早想与大司马一较高下,于是派在下送战书。约定在三日之后,全军出动,在洛水之畔决战。”
说完,双手递上战书。
随侍赶紧将诏书递给宇文护。
宇文护翻开一看,只见上面写了个大字:三日之后,洛水河畔,两国交兵,不死不休。慕容建中书。
宇文护大笑道:“哈哈哈,果然虎父无犬子。慕容小子也有些慕容绍宗的胆气。只是不知他有没有他老子那样的运气呢?”
宇文护此话分明是在暗讽慕容建中。慕容绍宗哪里有什么运气?一生怀才不遇不说。好不容易被重用,被指派攻打颍川。他派人在洧水筑坝,以水灌城。本来此事已经是十拿九稳了。破城指日可待。慕容绍宗乘船视察堤坝,不料突起大风,吹断了缆绳,大船顺风向颖川城飘去。城中的西魏士兵见有送上门来的大鱼,赶紧用长钩钩船,并乱箭齐发。慕容绍宗为了不被俘虏,跳水自尽。可谓是倒霉到极点。
宇文护看着独孤罗,说道:“回去告诉慕容建中,本座答应了。三日之后,本座必备锦盒与他决战。”
“哈哈哈哈。”慕容建中哈哈大笑,问独孤罗:“这老匹夫真这样说?”
独孤罗点点头。
慕容建中冷笑道:“哼,我倒要看看,那个锦盒到底装着谁的头颅!”
独孤永业忧愁地问道:“真的要在三日之后决战吗?”
“当然。”慕容建中肯定地说道。
他见独孤永业一脸苦相,笑道:“独孤将军,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172395/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17239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 2 部分阅读)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未知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