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部分阅读 (6/6)
孙膑随手抽出一个竹简,浏览了一下,竟是魏将乐羊(前文有提及,是牛人乐毅的先祖)的起居注。果然像慕容建中说的那样,他连那些名将的起居注都找来了。
慕容建中认为一个真正的军人,他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他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各个细节处都能找到亮点。所以,即使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也值得他研究。
孙膑又看了看其他的书,这才意犹未尽地坐到案牍边的软垫上休息。却发现在案牍上摆放着两个厚厚的竹简。
他摊开一看,一个是鬼谷子送给慕容建中的《吴起兵法》,这可是完整版的,他一直很宝贝。而另一个则是对《吴子》的注解。
慕容建中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这是为兄闲暇时写的一些浅见。”
孙膑认真看了慕容建中写的内容,不由感叹:“师兄虽说是《吴子》写注,但其中见解新颖独到,入木三分,已不逊于《吴子》。何不自己立说?”
慕容建中却摇摇头,说道:“我岂敢与他们二位相比,我连这部《吴子》都没有完全参悟透。如此薄技拙笔,怎敢著书立说,贻笑大方?”
孙膑说道:“师兄何必妄自菲薄。兄之兵法已自成一家,膑观其中注解,精辟犀利,精彩之处,纵使《吴子》也稍有不及。何不著书,遗示后人。亦成后世美谈。”
听孙膑这么一说,慕容建中心中也一片火热。这个时代正值百家争鸣。几乎所有的思想家都著书立说,将自己的思想观点记录成册,流传后世。他好不容易来到这个世界,也想留下属于他独特的痕迹。
只是,他也清楚自己的文学功底。他穿越前就是个游戏宅。上一世又是身在将门,即使这一世,他的文学水平还是没有多大提高。让他写些注解还好。叫他独自写书,这却是为难他了。
不过,这不是有个现成的帮手嘛!
慕容建中对孙膑说道:“膑,你也知道我的文章写得实在不怎么样。也就勉强让人知道我在讲些什么。这样的书,即使见解再精辟,世人也肯定不喜欢看。不如你我合著。我们把自己的想法都写进去。为兄一人或许不如孙、吴。但你我二人联手,必能与他们匹敌。”
孙膑也很是意动,拍掌说道:“好!我们师兄弟一起写一本不逊于《孙》、《吴》的绝世兵书。”
二人击掌而大笑。随后激烈地讨论起兵法来。
之后两个月,慕容建中除了安排士兵日常训练,关注各国动向,其他时间都和孙膑泡在一起。
他们所著的书虽没有完工。但也已经草创。基本框架已经有了,主要的思想也已经确立。
他们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把这些思想跟实际的战例和事件结合,在事例中阐述观点,发表见解。最后还要再润色一番。
不过,现在各国对魏国虎视眈眈。他马上又要出征了。这部书只能先搁置了。
各国攻打魏国,迫在眉睫。魏王近些天也不断召他商议对策。
这天,他正在检阅军队。魏王突然派使者召他入宫。
慕容建中本以为又是商量应对各国合纵之事。但没想到,魏王却在这个时候谈起了孙膑。
魏王问道:“孙膑在大梁已经两个月了。还是不肯仕官吗?”
慕容建中对魏王行了一礼,回答道:“大王见谅,孙膑志不在此。”
“志不在此?”魏王哼道,“恐怕是心不在魏国吧!”
慕容建中一怔,马上说道:“大王明察秋毫,孙膑绝对不会对魏国不利。”
魏王又是一声冷哼,说道:“寡人这么些天已经派人搜集了孙膑的一切资料。他是孙武之后,跟你一样,师从鬼谷子。身怀绝世兵书《孙子兵法》。有此奇书却不献予寡人,有此奇才却不仕于魏国。到了大梁这么长时间,除了和你交流,也不见他拜访其他大臣。分明是不想留在魏国,不想为魏国效力。反而频繁跟齐国临淄有书信交往。”
慕容建中更加紧张:“大王,孙膑为人坦荡,绝不会私通齐国。”
可他的心却在临淄啊!如此大才却不为我魏国所用,实乃寡人的损失啊!”魏王满是遗憾地说道。
他马上话锋一转,道:“孙膑不能为我魏国所用,寡人甚是遗憾。但寡人更不想他为他国所用,行公孙鞅之事,反噬魏国。不知上将军可有什么办法让孙膑永远留下来啊?”
慕容建中这时候已经傻眼了,他没想到魏王居然会突然说这样的话。一时间他有些不知所措。
没等他从震惊中清醒过来,魏王又开口了:“孙膑名字中带个膑字。上将军觉得对他用膑刑,如何啊?”
“什么?!”慕容建中不由惊叫出声。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有点迟了。憋了好久。主要是现在正是干部换届的时候,会议一个一个的。每天都有采访,没时间写。第二天又要早起。不过下星期开始就会慢慢闲下来。应该会有很多时间。星光在这里保证,从下星期一开始,本书日更。另一本在一月份恢复更新。保证不食言。
第27章 庞涓14
“哥哥,”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172395/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17239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 11 部分阅读)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未知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