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2 部分阅读 (6/6)
胡夫人道:“嗯。”
“我听人说啊……”平城君口气愈发神秘,她小心看了看四周,低声说道:“宫里其实有人生过……被那位娘娘派人给——”
“姨母!”赵太子脸都白了,这会儿再顾不得礼数,匆忙开口打断平城君,“母后请姨母到後面说话。”
平城君愕然道:“是吗?”
旁边的奴仆见机得快,立刻道:“正是。王后刚才派人来,请平城君入内见面。”
平城君满面失望,但王后有请,也不好再坐,只能起身说道:“那我进去见见阿妹,一会儿再跟胡夫人聊天。”
好不容易支走了平城君,赵太子呼了口气,抬袖擦去额头的冷汗。
“让长使见笑了。”
胡夫人微微一笑,“无妨。遇上这样的客人也是无奈。”
赵太子小心道:“不知长使此来,是为……”
“一是向大王道谢。当日大王送来的礼物,太后已经收到了。让奴婢转告大王,心意已经领了。二呢,是大王说的事……”
刘丹心头顿时热了起来,声音也有些发颤,“如何?”
胡夫人只说了六个字:“此乃天子家事。”
立太子本是国政,不仅要天子同意,还要征询几位辅政大臣的意见。一旦变成天子家事,就杜绝了外臣插手,能作主的唯有太后。
刘丹明白过来,拱手道:“还要多多倚仗长使。”
胡夫人与义姁告辞出来,刘丹亲自捧了一隻箱子,送到车上,“这是父王和我的一点心意,还请长使笑纳。”
胡夫人也不推辞,带上义姁,一笑而去。
马车上,胡夫人淡淡道:“如何?”
义姁道:“赵太子眼青而面黧,当是媟yin无度,以至阳虚。若是细加调养,尚可恢复。”
“可有天子之气?”
义姁笑道:“半点也无。”
胡夫人冷笑一声。
义姁道:“为何不见赵王?”
“那位大王多半是在密室,听我们说话呢。”
义姁失笑道:“堂堂诸侯,怎会做出如此勾当?”
“你可不知道这位赵王。”胡夫人道:“他在赵国这么多年,朝廷派去赵国的国相、二千石,他每次都穿着布衣徒步出迎,甚至亲手清扫官邸,恭敬异常。可那些官员任职从来没有超过两年的,或死或逐,没有一个能全身而退。”
“为何如此?”
“赵王专门派人盯着那些官员,故意设局引诱他们言语犯禁。言谈中偶有失当,便记录下来。赵王在国中幹的那些不法之事露出马脚,朝廷派去的官员要治他的罪,他便拿出来威胁。有人不肯屈从,就上书告发。大者死,小者刑,每发必中,以至于无人敢惹。”
“朝廷既然知道赵王如此行事,为何不处置他?”
“赵王身为诸侯,手里又有证据,朝廷又能如何?”
义姁叹道:“赵王竟然这么阴险……”
胡夫人望着远处的宫阙,淡淡道:“所以说,做天子容易。想做个好天子,可不容易。”
第一章 名列云台
夜色尚浓,程宗扬便爬了起来,先梳头洗脸,然後穿上崭新的官服。他理好衣襟,拉了拉又宽又长,几乎垂到脚面的衣袖,对着铜镜扶好进贤冠,左右看了一番,还是觉得有点别扭。
程宗扬担任的常侍郎五日一朝,今天是入朝的日子。昨日徐璜专门派人过来交待过觐见的礼仪,在宫中要留意各种的事项:少说多听,少做多看。总之作为刚入选的文散官,他只用和宫里一批随侍的亲贵待在一起,先混个脸熟就行。
罂粟女将一支崭新的毛笔簪在他冠侧,然後跪在主人身後,将一柄错金的书刀佩在他腰带的弯钩上。程宗扬拿起一册用牛皮绳编好的竹简掂了掂,对着镜子道:“我这算是刀笔吏了吧。”
惊理娇滴滴道:“恭喜老爷。”
程宗扬心下叹了口气,自己混入朝中,只是因为汉国如今的情形扑朔迷离,又赶上天子急于用钱,因缘际会之下,才花钱买了个官。万一将来汉国的政局出现惊涛骇浪,好设法尽力自保。可罂奴和惊理明明是江湖人,却对当官比自己还热心。自己在宋国推行纸钞,数日之间百万金铢入手,她们也没有说过什么,如今自己在汉国只当了个六百石的小官,这些奴婢就显得与有荣焉,连在床上都显得比以往更谦卑几分。也不知道真是对当官另眼相看,还是故意哄自己开心的。
“卓奴没来?”
“也许是有事在忙,没有消息呢。”
卓雲君自从那天没等到自己,一连两天都没有入城。自己昨天在襄城君府待得太晚,又赶上今天上朝,没有顾得上去北邙找她。想起卓美人的温驯柔婉,程宗扬心下不由升起一股暖洋洋的感觉。今天从宫里回来,无论如何也要去找卓美人儿,顺便见见合德。
程宗扬出门,敖润已经在院中等候。汉国制度,六百石的官员可以配备公车以及四名随从。程宗扬配的公车也是一辆单辕双轮的马车,笔直的车辕前端连着木轭,左右各有一匹驭马,马轭下系着拳头大的铜铃。车厢外侧用来挡泥的扶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172418/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17241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 262 部分阅读)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未知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