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爱慕的是那个沉静似水,却又智计百出,从不掩饰锐意锋芒的明华容。一朝折断她的羽翼,将她禁锢深宫,她还会是她么?
而如果真做出了这种事情,只怕他也会扭曲成连自己也不认识的人吧。那种丑陋的嫉恨,不堪的行止,疯狂的执念……如果只能仗倚权势,强行要求爱人留在自己身边的话,无论结果如何,在开始时他便已经输了,彻头彻脑,一败涂地。倒不如坦然放手,免得狼狈难看。
若明华容身边还没有那少年,若他们并非那么亲密无间,流转着外人无从插足的默契,他定会大胆一试。但是现在,他已决定放手。她并不曾对他动心,那么,他至少要在她面前保持最后的风度。
一念及此,宣长昊微微阖眼,敛去最后一分不舍。当再度睁开眼睛时,他已又是平日那个宣长昊,冷峻寡言,遇事果决。
他深深看了一眼明华容,刚待说话,却听对方抢先说道:“陛下,民女尚有一事相求。”
“你说。”
“民女已知道明守靖的下落。民女请求陛下,以国法处置他弑兄杀妻的丧行之举,为死者讨一个公道!”
……
是夜,重臣惊闻丞相白孟连大胆犯上,勾结瑾王发兵逼宫。幸有前吏部尚书之女明华容察觉端倪,大胆示警,提前请来大将军项烈司护驾,才免却了一场兵乱。
数日后,百官联名弹劾白孟连,除叛逆大罪外,历数许多罪状,请求罢其官职,诛其九族。
同日,明华容孝衣入殿,力陈明守靖杀妻弑兄之罪,请求陛下以国法处置。
……
白孟连与瑾王的谋逆大罪已是板上钉钉,虽然其势力庞大,纠缠错结,但在天子的雷霆之威下,无人敢于出头。向来被白孟连引以自得的门生遍天下,此时竟成了一句空言大话。众臣对这二人的处置再无异议,但对于如何发落明守靖,却是颇有争议。
反对的大臣认为子不言父过,似明华容这般直言其父罪状,实乃是大不孝,有违本朝以孝治国之道,应该重重惩罚,以儆效尤。但亦有人认为,明守靖所为背德丧行,人神共愤,明华容大义灭亲亦不为过。
大臣们引经据典,互不相让,辩到最后谁也不肯让步,便一齐请求圣意裁夺。宣长昊冷冷看着他们,道:“朕是让诸卿商讨明贼的量刑,而非争论他该不该受罚。”
此言一出,适才还叫嚣着明华容不孝逆女的大臣立即把头压进了朝服里,只恨自己刚才为何要多嘴。而支持明华容的大臣则是面带欣慰,口称圣明。
“众卿既迟疑难决,朕便自行裁夺了:赐瑾王白绫毒酒,明贼与白逆均凌迟处死,同日行刑l天下人看看,位列重臣又如何?这便是背信弃义、狼心狗肺之徒的下场!”
在宣长昊不高却充满威严的声音里,没有人再敢二话。唯有明华容越众而出,深深行了一礼:“民女谢陛下恩典。”
……
宣长昊虽然堵住了朝臣的口,却管不住百姓的议论。白孟连与明守靖被囚车押至最热闹的菜市行刑那天,依旧有人在争论不休,追着囚车讨论了一路,明华容状告其父杀母,究竟是大义灭亲,还是不忠不孝。
囚车行至目的地,刽子手们将囚犯押下车来绑在背柱上的时候,突然有一名披麻戴孝,牵着两个孩子的妇人走上前来,身后还跟了近三十个下人模样的人。
见状,监刑官以为她是想要闹事,刚要叫军卫来围住囚犯,却听那妇人朗声说道:“贱妾姓林,先夫正是被凶犯明守靖杀害的兄长,明守承。幸得圣上隆恩,侄女深明大义,为贱妾雪此冤恨。贱妾今日前来刑场,以祭亡夫在天之灵。”
监刑官听罢稍稍放心,但却仍有些防备:“林夫人,你过来祭拜也就罢了,带这么多人来是怎么回事?”
闻言,林夫人微微一笑,道:“大人是说这些下人么?他们之前偶然因听到明守靖杀妻弑兄一事,险被他灭口,幸得贱妾侄女及时察觉,悄悄救下他们性命。今日过来,乃是劫后余生,来看一看明守靖这凶徒下场!”
此言一出,人群中顿时哗然。明家出事之前,曾有过下人误服毒菌、近三十人暴毙之事。事情隔得并不久,听林夫人一提,大家都记了起来。当即有人惊道:“原来这些人不是吃了毒菌中毒,其实是被明守靖下毒灭口么?”
“他们既然好端端地站在这里,那死的人又是谁?”
“笨蛋,肯定是诈死了!”
“对对,原来是明秀救了他们。老天,她可真厉害啊,一下子救了这么多人。”
“明守靖这恶徒心狠手辣,早该杀了!所以我才说明秀深明大义,你们刚才还非说什么她不孝。难道要她帮着明守靖去害人才是孝女么?如果这才是孝义,那天下岂不大乱了!”
“就是,孝道可不是助纣为虐用的!”
争执的民众们原本觉得明守靖虽然可恶,但毕竟离自己有些遥远,所以才事不关己地打打嘴仗。但甫一得知明华容竟救过这么多下人,又因为身份相近,立即便起了同仇敌忾之心,转而异口众声地痛骂明守靖。在漫天的咒骂声中,明守靖面上惊惧之色更甚,嘴角流下晶亮的口水,口中却兀自嘟囔道:“我没做坏事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19124/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1912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166大结局)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紫白飞星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