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赵军早有准备,但是面对这种雨水一样泼过来的箭矢。仍旧有无数骑士落马,身后的战马没有丝毫减速,从他们的身体上无情踏过。他们的身体一瞬间就变得残破不堪化为肉糜!
密集的箭矢好像狂风刮来的一阵金属风暴,许多赵军骑兵的盾牌上都嵌满了箭矢,活像是野鸡的尾巴一样。胯下战马也多有中箭,狂奔的战马肌肉紧绷。箭矢钻进肉里,便被紧紧绷住的肌肉包裹住。骑士们挥手放下战马的眼罩,在疼痛的刺激下战马会疯狂加速。无论面前有什么东西,它们都会一往无前。这是一次死亡的冲锋,几乎没有人和马能在这场冲锋中活过来。所不同的就是,他们的冲锋到底有没有价值。,或者说它们的死到底有没有价值。
赵军骑兵好像利剑一样,直插秦军的防线。一往无前视死如归,事实上他们已经当自己是死人,自己死不死不要紧。只要将秦军的军阵冲垮,坚持到后续步兵的到来。哪怕是当场死亡,也是值得的!
赵国飞骑依靠死伤上万人,再加上上万步兵的伤亡,终于冲破了秦军组织的防线。
秦军也不好受,凭借防守的先天优势,也战死了一万多下马步战的骑兵。
秦将李信看着蜂拥而至的赵国步兵,也只能放弃千仓百孔的防线。
赵国大将李牧趁此机会立即精兵越过漳水追击秦军,大败李信率领的两万秦军于漳水边上,李信只能继续率领秦军余部向南退却。
赵国大将李牧痛心骑兵的巨大伤亡,下令集中剩下的所有骑兵,共计五万人,拼命追击秦将李信残部。
赵国大将李牧亲自率大军展开追击,收复中牟,并且向西南方向继续追击秦军。
同时赵将司马尚也率领数万精锐士兵,向南收复繁阳一带,拼命追击留守的秦军步兵。
赵军一路如入无人之地。
等到李信率领上万秦军骑兵退却到黄河边时,李牧追上秦军并将之打败。
凄惨的秦军被杀、跳水、溺死不在少数,秦将李信率领秦军残部越过黄河、向西撤退。
李牧临阵不惊,指李牧乘胜追击,越过黄河一直打到韩国边境,司马尚也越过黄河打到魏国边境。
此役秦军损失惨重,而赵军也同样损失惨重,但毫无疑问赵军获得全胜,秦军灭赵的计划从此破产。
此役李牧指挥若定,先给番吾秦军以沉重的打击,接着跟踪追击,驱逐秦军退出赵境,尔后,立即回师南进,锐不可当。漳河沿岸的秦军闻讯,不战而走,上党等地的秦军也纷纷撤退,不敢应战,秦军第四次攻赵宣告失败。
番吾之战,此战是秦、赵两国交战中,赵国最后一次取得重大胜利。李牧在战前准确判断敌情,是此战获胜的主要原因,但赵国已无力再战,因为长平之战、邯郸之战等战役对于赵国兵力的巨大损耗,促使李牧在番吾之战中仅仅击溃了秦军,也即没有实现对秦军的围歼。
在战国中后期,秦国和赵国成为最强大的两个诸侯国。在此基础上,秦国和赵国也展开了激烈地较量,并且互有胜负。比如在大家熟悉的长平之战中,秦国大将白起击败了赵国将领赵括,让赵国了付出了40多万士卒伤亡的代价。不过,在长平之战之前的伊阙之战和长平之战之后的邯郸之战,赵国则战胜了秦国。当然,因为白起坑杀了40多万赵国士兵,所以长平之战后的赵国,已经是强弩之末。其中,就番吾之战来说,就是秦赵两国的交锋中,赵国最后一次大胜秦国。此战,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李牧的巅峰之战。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193612/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19361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92章 巅峰之战)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神话将军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