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底线 (1/2)
按照旧例,不把这些人抓去站笼就已经是仁慈了,哪里还能任由他们这么嚣张跋扈!/p
林逸白了他一眼道,“别光嘴上应好,也要拿出行动来,切实关心百姓利益,为百姓造福。”/p
别看何吉祥、陈德胜这些人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嘴上满是道德文章,也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p
而且在三和这种瘴气之地苦熬了十几年,早就没了多少脾气,平常也非常慈眉善目,在他面前更是低眉敛目。/p
但是,从骨子里来说,他们是政治家,玩的是手段。/p
政治家的眼里只有“利益”,没有黑白对错。/p
他们跟元稹、欧阳修、蔡伦、董其昌这类历史上的士大夫差不多,指望他们有人品,还不如母猪能上树。/p
他们永远不会把百姓当做人的,他们没有文化,没有见识,蠢如鹿豕,能让他们有一口饭吃,就是天恩了。/p
何吉祥一愣,犹豫了一下,然后道,“王爷放心,老臣一定谨遵王爷教诲,大力发展教育,促进经济发展,一心为百姓办实事,着力保障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p
放在往常,他是绝对不肯当着一众人面前说这些在他看来非常“俗”的大白话的。/p
但是,如今瞧见王爷这神色,似乎非常不满,他不得不跟着马颉学一学了。/p
“如此便好了,”/p
林逸拍着他削瘦的肩膀,笑着道,“你是重臣,你要是都不带头参与为百姓办实事的活动,有样学样,这岂不是国将不国了?”/p
“啊.....”/p
何吉祥吓得就要跪在地上,却被林逸两只手给托住了,只能泣声道,“老臣知罪。”/p
国将不国?/p
这帽子扣的也太大了!/p
难道这大梁国不是一直如此吗?/p
流民遍地,民不聊生!/p
“刚刚才说过,不要如此,你们就是听不进,”/p
林逸抽出手,掩嘴打着哈欠道,“我大梁国要是想做到强盛,让别人感到恐怖如斯,只有做到民富才可以!”/p
那样割韭菜、薅羊毛才方便啊!/p
像现在这样,一个个的穷的鬼叫,还没下刀子呢,就准备造反了。/p
这届百姓的抗挫能力不行啊!/p
必须先把他们给养肥了,不然真的带不动!/p
“老臣一定悉心领会,彻底贯彻王爷制定的路线方针,”/p
被这么一吓,何吉祥说这些话也愈发流利了,“早日实现小康社会,人人吃得饱,穿得暖。”/p
“明白就好。/p
同时还要加紧打击人口拐卖,这些都是大梁国的花骨朵,未来的劳动力,不能人人揉虐。”/p
解救未成年的道路任重道远啊!/p
那些人贩子也太猖獗了,居然敢把孩童砍了手脚,控制其乞讨!/p
他已经打击了一轮又一轮,但是恶性事件依然没有减缓的趋势,他非常生气。/p
这些人真的把大梁国的律法、官差当做/p
“臣遵旨,一定严惩不贷!”/p
“我大梁国的都城都是如此,更何况其它地方。/p
而且,这些人能这么嚣张,肯定也是有依仗的,说不定叛徒就在我们内部,本王要你顺藤摸瓜,找到这些黑恶势力,彻底斩断这些人的产业链条,”/p
林逸发狠道,“抓住了之后,当场砍脑袋都行,不必抓监狱搞什么审判,浪费粮食。”/p
他是真的没有耐心了。/p
他宁愿给动物以温柔,也不愿意给那些人类渣滓权利。/p
何吉祥沉声道,“接下来臣会联合三司、兵部、安康府尹把扫黑、打拐作为重点。”/p
“那就加油,不要让本王再看到这些事情。”/p
林逸不再多说,冲着何吉祥摆了摆手,等何吉祥领着一帮人躬身退下后,他就忍不住再次打了个哈欠,直接躺在刚刚发芽的草地上睡着了。/p
等醒过来,发现余小时正在数铜钱,一串钱在手里翻来覆去的数,眉头越皱越深。/p
林逸从洪应手里接过茶盏轻抿一口,然后冲着余小时笑着道,“怎么?缺钱了?”/p
余小时哭丧着脸道,“王爷,我哪天不缺钱啊。”/p
林逸没好气的道,“说这话好像本王亏待了你似得,你摸着良心说,你每个月进项至少有几十两吧,这钱呢?”/p
余小时把手里的大钱摊在林逸眼前,叹气道,“王爷,只有五十个铜板了。”/p
洪应在一旁道,“你这小子,胡吃海喝,当然存不住银子了。”/p
余小时看了一眼洪应,不敢接话。/p
崔耿生交代过他,如果不会说话,在洪总管面前就少说话,少说少错,少错就少挨揍。/p
他脑子虽然偶尔不清醒,但是深以为然。/p
只要他不接话,洪总管就揍不上他。/p
“五十个铜板,你也是个成功人士,”/p
林逸笑着调侃道,“你当初来安康城好像只有五十个铜板,如今这么长时间了,还有五十个铜板,白吃白喝一两年啊,不错。”/p
旁边的众侍卫听见这话都忍不住笑了。/p
“王爷.....”/p
余小时哭丧着脸,说不出来一句话。/p
“你天天住老丈人家,有吃有喝,饿不死你,你有什么好愁的,”/p
林逸丝毫不担心他会饿死。/p
哪怕没有老丈人管饭,好歹也是和王府的贴身侍卫,往来无白丁,估计这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198531/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19853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493章 底线)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争斤论两花花帽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