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6章 穷途末路 (2/3)
原则上,一个部族如果能击败右贤王,那就能顺理成章得到南池一带的肥美草场,以及幕南各部的尊崇。
甚至于单于庭知晓此事之后,都很有可能不会因为该部族的‘反叛’而出兵镇压,反倒是极有可能将这位新鲜出炉的草原英雄,任命为新的右贤王!
草原的生存环境,就是这样极端残酷,极端野蛮;匈奴的强大,或者说每一个游牧民族的强大,也都建立在这种类似‘养蛊’的文化背景之上。
对于韩王部的悲惨遭遇,单于庭完全不会阻止,顶多是在斗争即将结束之时,派人叫停双方的斗争,让韩王部得以留存。
——就这,也还是因为韩王部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坐视韩王部灭亡,对于匈奴将来的‘招安’工作有所影响的缘故。
所以,从五月中下旬,单于庭在结束龙城大会,按照惯例继续北上,离开龙城之后,韩王部顿时陷入了群狼环伺的险恶境况。
本就不甚辽阔的草场,如今已经有将近三分之二被别的部族抢去;韩王部的战员,也从年初的两个万骑,减编成了如今的一个本部万骑,以及两个‘别部万骑’,即奴隶兵①。
几乎每一天,韩王部都要遭受各自争执,又暂时达成联盟的幕北部族联合攻打;韩王部可战之卒,从原本的几近一万,锐减到了现在的不到四千。
这还不是韩王部最大的损失——在草原,生存最需要的,永远是奴隶!
或许听上去很奇怪,但在匈奴,真正的‘牧民’,实际上是不放牧的。
每一个‘牧民’,其实都是中原意义上的地主;拥有对一个或大或小的部族的统治权。
这样的人,是要从四岁开始就骑在羊背上,学习骑术、箭术等战争技巧,在十四岁正式开始外出作战,保障家园安全的。
至于放牧,则都是由部族中的奴隶负责。
通常情况下,匈奴部族的内部组成,是由负责放牧的奴隶,负责制作食物、繁衍后代的女性,以及从小接受军事训练,负责保护部族的‘牧民’组成。
拿汉室举例,在汉室百姓眼中,最重要的是田亩;那在匈奴人眼中,最重要的就是···
奴隶!
没错,不是草场,而是奴隶!
中原大地,早在尧舜禹之后,就从奴隶制逐渐准变为了更文明的封建政权,田亩、房屋等物品的获取,也早就从野蛮时期的武力争夺,而转变为了文明的‘交易’。
所以在中原,只要田亩在自己名下,农民就不会担心自家的田亩,会因为隔壁邻居打了自己一顿,就变成了别人的。
而在匈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保证自己长期包有一片草场。
再加上游牧民族与生俱来的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习性,使得‘占据某一片草场’变得不太可能,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正所谓‘铁打的草场,流水的部族’,今日得草场,明日可能就会换主人。
所以,对于匈奴人而言,相较于随时可能失去的草场,自然是生产工具,即‘奴隶’更为重要。
只要有足够的奴隶,那部族就有希望在另一片土地发展壮大;只要有牛羊牧畜,部族就能再创往日的辉煌。
与之相比,草场的重要性,甚至还不如牛羊来得重要一些。
而奴隶之所以在匈奴人心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除了奴隶在匈奴充当‘生产工具’的角色,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奴隶,也同样是战斗力!
即便比不上自小学习战斗,学习骑马的勇士,但每人发下去一根木棍,也同样能充当部族保卫者的角色——刀能杀人,木棍也能!
在部族面临生死抉择的危难时刻,武装奴隶也同样能充当断后部队的作用,保证部族能够平安的逃到安全的地方。
而在过去一个月,韩王部的奴隶,损失了将近八成!
每一天,都会有数十上百具衣衫破旧,蓬头垢面,饶是没了气息,手中却仍旧不忘紧紧攥着木棍乃至于石块的奴隶,被抬回韩王部所在的驻扎地,并被集中焚烧。
到现在,整个韩王部,已经彻底停止了放牧——因为负责放牧的奴隶,已经在部族保卫战中死去大半;仅存的部分,也已经被韩王整编为两个‘万骑’,分发了武器甚至是战马。
不出意外的话,即便韩王部侥幸度过这次危机,也将永远失去那仅存的九千余奴隶。
某种意义上,在失去部族大部分奴隶之后,韩王部,已经提前彻底宣告了灭亡。
这场战争之后,韩王部大概率会被其余大部族收纳,成为该部族的奴隶;只有这样,韩王部幸存的部众,才有生存下去的可能。
而部族中的贵族,则毫无生存下去的可能——为了能顺利吃下韩王部的部众,胜利者必定会通过杀死贵族的方式,在韩王部部众的心中埋下恐惧,从而更好地统治、奴役他们。
这样的结局,是韩昭绝对无法接受的!
饶是出生于胡地,生长于胡地,从未曾目睹过神州大地的美景,韩昭也是在面临空前绝境的现在,为父亲当年的抉择感到万分不忿。
如果父亲没有判汉,如果韩王一脉仍旧在汉地,那即便是做一个卑微的农民,也比草原上朝不保夕,日夜难眠的日子安心许多···
——起码在家中田亩被人抢夺的时候,官府会站出来,将一卷名为‘汉律’的竹简,拽到那个恶邻居脸上!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198983/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19898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0216章 穷途末路)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中丞佐吏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