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2章 筹谋策划 (2/3)
当薄太皇太后驾崩,薄皇后又无儿无女,景帝刘启的长子刘荣却已经年近十五的时候,薄氏外戚的没落,便也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而薄氏外戚在原本历史上的落寞,几乎有九成以上的原因,可以归为‘男丁不盛’。
身为文帝太后、景帝太皇太后的薄太后身死,并非是可以避免的事。
——作为高皇帝刘邦的后嫔,薄太后能活到孙子刘启在三十一岁的年龄登基,已然算是长寿了。
至于薄昭之死,虽然大半原因是因为自己作死,但也是同样的道理——就算薄昭没有死在文帝一朝,作为刘恒母舅的薄昭,年龄也没有比姐姐薄太后年幼多少。
归根结底,还是薄氏后继无人,入主椒房殿的薄皇后形单影只,在薄昭死后就只能仰仗薄太后,待薄太后一死,就全然失去了所有助力。
试想一下:若薄昭被廷尉捉拿,文帝刘恒欲以‘骄诏’的罪名治罪薄昭之时,薄氏外戚能有一个男丁或在朝为官、或在外领兵,朝中大臣们谁敢去枳侯府外唱挽歌?
同样的道理,如果在薄太后驾崩时,薄氏外戚能有个男丁,以‘景帝刘启舅祖’的身份手握权柄,那谁又能将薄氏从后位上扳倒?
景帝刘启又怎敢在长达二十多年的太子、皇帝生涯中,对自己的太子妃、皇后那般冷落,竟使薄氏入宫数十年,却连一个女儿都没生下?
说到底,无论是文帝刘恒、景帝刘启,还是长安朝堂的文武百官,都在欺负薄氏没人,薄皇后没人撑腰而已。
若是单从政权安稳的角度来讲,光是薄氏外戚人丁不丰这一项,也足以让景帝刘启出于‘若薄氏子立,则储君无母族助力’的考虑,做出废黜薄皇后的决定。
——若是薄氏能为储君提供足够的助力,那景帝刘启大可把其他的儿子,如小猪刘彘之类的,过继一个给薄皇后。
再怎么样,也总比废后所带来的政局动荡要来的合算。
要说薄氏外戚是绝对反面例子的话,那汉室开国时期的那家外戚,就是绝对意义上的正面例子了。
——吕氏一族!
在朝堂、军队,乃至于宫中,吕氏外戚的基本盘,与文帝薄氏外戚几乎一般无二。
同样是东宫有太后坐镇,储君有本族太子妃,军中有良将一二人。
但就是在这种近乎同样的情况下,吕氏外戚和薄氏外戚的‘作为’,却呈现出了两个极端!
文帝刘恒登基的位,薄太后做了什么?
不过是在身后出谋划策,不时提点而已。
但为了将儿子刘盈扶上皇位,吕后却是做到了封建时代,一个太后所能做到的所有事情!
在儿子成为皇帝之后,薄太后整日在东宫诵经修炼,硬是让文帝刘恒独自面对陈平、周勃等‘德高望重’的开过老臣。
而吕后在儿子成为皇帝之后,却是在朝中大展身手,直接一手临朝称制,硬是让汉室社稷第一次政权交接,没有掀起一毫的水花!
在儿子英年早逝之后,吕后又扶着两个孙子坐上皇位,安安稳稳撑了汉室江山足足八年!
从这几点来说,高皇帝刘邦以吕雉为后,以薄氏为姬,是有道理的。
就算撇开两位女强人不谈,薄、吕两家的男丁,也是呈现出了极大的差距。
薄氏唯一的牌面薄昭,一生几乎只干了一件好事:在吕后驾崩只是,替时为代王的刘恒提前去长安趟趟浑水。
除此之外,薄昭一生的所作所为,几乎都是在做‘论皇帝的舅舅怎样才会把自己作死’的亲身示范。
反观吕氏,则可谓人才辈出——先是周吕侯吕泽,凭一己之力,几乎打下了汉室半壁江山!
在后世的演绎中,吕泽由于政治原因被刻意淡化,其一生的成就,也是大半被安到了淮阴侯韩信的头上。
但若是从客观角度,单独讨论个人功绩,周吕侯吕泽之于刘汉,绝不亚于常遇春之于朱明!
即便是在吕泽战死在刘汉征战天下的过程中,吕氏外戚,也涌现出了无数人才。
吕台、吕产、吕禄等人,无一不是弓马娴熟,文武双全的狠人!
只不过物极必反,相比起‘没本事’的薄氏外戚,吕氏实在是‘太能干’了些······
现在,柴武从何广粟、何强、舒駿,乃至于看上去和何广粟毫无关联,甚至由于同样的外戚身份,而隐隐站在对立面的秦牧之间,看出了一丝‘外戚望族’的潜力。
原因无他:人丁繁盛,后继有人而已。
“若是后宫何良人生下皇长子······”
“不,只需诞下龙子,何氏外戚······”
考虑到这个可能性,柴武已经不敢想象这种情况发生之后的状况了。
——万一何氏真能成为后族外戚,那即便何氏不会成为下一个吕氏,也绝对不会相差太多!
对于吕氏外戚,除了最后哪一出不知真假的‘密谋造反’之外,柴武的感官都是相当不错的。
而对吕后一生的所作所为,柴武唯一略有诟病的,也就是遍封诸吕为王侯这一点。
除此之外,吕后所做的一切,都几乎完美的扮演了太后在‘皇帝年少登基’时,所应该扮演的角色,完美诠释了‘如何做好少年天子的太后’这一千古难题。
总的来说,吕后的一生在柴武看来,还是功大于过,瑕不掩瑜的。
带着这种‘后族还是强盛一些好’的认知,柴武对何氏这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198983/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19898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0422章 筹谋策划)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中丞佐吏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