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选择韩愈也恰到好处,韩愈不但是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改革家,更是一位谏诤忠臣,在华夏历史上他是第一位以单字“文”为谥号的大臣,历史上以文字谥号的也只有五位。韩文公一立,谁还敢在提程朱理学那套存天理灭人欲的东西。
儒家同样就有了新机遇,可以打破过去文化思想上的枷锁,兼容并蓄,去其糟粕,留其精华。他建议大明应该加强儒家文化的教育,他还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就是弘扬《国学》,他恳请朝廷将来不管是科举还是公务员考试,必须提高《国学》的部分。
一句话,海瑞觉得王阳明的心学远远不够满足现在大明的需要,他要搞一次大明的文艺复兴运动,提高民族的素质。
他这篇文章引起了齐王朱厚炜的重视,对于这一点朱厚炜倒是深有体会,后世很多人的确信仰唯物主义。不信鬼神,人民只享今生不修来世,行事无所顾及,一切向钱看,笑贫不笑娼,社会道德冷漠得另人指,做件好事都要提心跳胆。想扶个摔倒在地的人,都要先用手机先拍下个视频,否则被人讹上了自己就亏大了。人与人之间没有了任何的信任。
海瑞正是看到了如今社会上这种苗头,他认为现在的情况非常危险,必须加以纠正。他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类似的情况,一是没有了儒家道德准则上的约束,二是人们对神明失去了敬畏之心。
虽然不敢完全苟同海瑞的观点,很明显,除了弘扬正能量,这里面还夹带着一些私货,海瑞文中隐约可以看出,有为自己和他母亲的行为有辩护的意思。尽管如此,朱厚炜还是意识到以前自己想当然了!治理一个国家不能、也不可能什么事都有法可依,真要是那样的话,社会就不停的立法,越立法就要越细分,一旦法律产生矛盾。就会变成作法自缚。
总之,法律难免是会有漏洞的,法律有一个基本的先天缺陷那就是公平,法律是为了公平而出现的,可绝对公平的法律却是不可能出现的。儒家的文化中的确有些糟粕,但大部分内容还是很有用的。如何留其精华,去其糟粕?这需要考验执政者的智慧。
不过,朱厚炜并不打算出面干预这件事情的发展,他很想看看这个时代的精英们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同时,他也想看看自己的儿子将有怎样的表现?
((www.520dus.com 520读书网全网最新))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00721/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0072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一百三十三章清官难断家务事)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老山活着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