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经济从来都是不可分的,大明帝国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做为世界文化的主导,儒家文化对世界社会经济的深远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在发展社会经济过程中对儒家文化有效的运用,对大明帝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尤其能够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
朱载康最后强调:”朕以为:今后大明应该继续以儒家思想或儒家lún_lǐ作为我大明的文化基石,咱们华夏文明的文化基石就是儒家思想或儒家lún_lǐ,这个大明永远不能丢。它对我们的农业、工业和现代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华夏特色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又将继续培育生发出一条底蕴深厚的文化价值魅力链。”
最后,皇帝朱载康认为大明应该坚持七大价值理念:仁者爱人,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基本价值理念;正心修身,追慕圣贤的做人价值理念;慎终追远,家国同构的政治价值理念;以和为贵,谐和相处的社会价值理念;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天人价值理念;见利思义、义利并举的生存价值理念。
实事求是的讲,历史发展到这个时候,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首先是大明帝国本身需要。从历史上看,儒家文化对于弥补中央集权的官僚统治所造成的种种弊端、维护社会的稳定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儒家文化是针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而提出的,因此,也具有普遍的价值。特别是儒家文化中重视道德教育和品格培养、重视从人心的治理出发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的思想,既可以成为我们治国安邦的良策,也同样可以为构建大明和谐社会提供借鉴。
儒家思想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谐社会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构建大明的和谐社会课题中应有之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为构建大明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借鉴价值。
洪宪九年(1563)九月,海瑞进京三个月后,国子监正式成立了国学院,设立国学博士,朝廷重新把儒学放在了教育最重要的位置,从小学到中学、大学重新修订了国学课程。与此同时,考试院也宣布将国学在各级考试中所占的比例,将大幅度的提高。这就意味着将来朝廷选材在助阵能力的同时,会更加注重官员的品德。
……
洪宪九年秋季开学,九月十日全国各地各级学枚在各地提学官的监督下,统一在这一天都举行了礼部最新核定的祭孔仪式,全国有两千多万学子参加仪式,这是史无前例的超级祭祀活动。
既是活动都在学校的操场上进行,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身着传统汉服肃立在广场上。此时,广播里传来”大哉孔子”音乐。主祭者正在主持全体师生互动。台上督导教师向全体学生发问:”同学们,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来被称作?……”
学生们齐声答道:”华夏民族!”
老师再问:”华夏这两个词最早是谁先提出的呢?……”
台下学生齐声回答:”孔子!”
老师继续问:”孔子在左传·定公十年里说到?……”
学生齐声回答:”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
老师问:”华夏文明在于兹。华指的就是我们美丽的汉服,夏说的就是我们盛大的礼仪。汉服不是汉朝的服装,是汉民族几千年来的民族服装,其袖口宽大代表?……”
学生回答:”天道圆融!”
老师继续问:”领kǒu_jiāo衽代表?……”
学生们再次回答:”地道方正!”
老师问:”背后一条直缝贯穿上下则代表?……”
学生们回答:”人道正直!”
老师问:”上衣下裳象征……”
学生答:”两仪!”
老师问:”上衣用布四幅代表……”
学生答:”一年四季!”
老师问:”下赏用布十二幅代表?……”
学生答:”十二个月!”
老师大声宣布:”汉服最能代表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东方美德。身着华服,生活起居顺应四时之序,行动进退合乎规矩准绳。”
在场的所有师生一起应答:”着华服,踱方步,读古书,走正路!”
老师说:”着华服,行揖礼。”然后这位督导老师在台上,向全体师生示范了一个标准的长揖礼。
接下来全体师生向学校操场树立的大理石雕塑至圣先师孔子像行五鞠躬礼,一拜自强不息,二拜厚德载物,三拜精忠报国,四拜孝亲尊师,五拜世界大同。
随着《孔子颂》奏乐声起,台上主祭人、陪祭人退席。接下来是宣誓仪式。全体老师台前就坐。学生面师肃立。由一名学生代表上前领诵,全体学生齐诵: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老师与我们亲如家人,请您务必爱之深,责之切,如有懈怠,请严责不贷!”
随后全体一鞠躬。
”饮水思源,师恩浩荡,传道解惑,关怀备至,我们一定虚心学习,不骄不怠,他日如有所成,一定不忘老师的恩情!”
全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00721/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0072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一百三十四章有些东西不能丢)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老山活着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