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也非常的狡猾,他们虽然占领美洲大部分的地方,但是也给印第安人留下了生存的空间,还帮助他们发展农业生产。主要就是大西洋沿岸。大明帝国不仅武装印第安人,还支持他们在加勒比海、大西洋沿岸建设自己独立的国家。由于有了大明帝国的支持,从16世纪开始,印第安人与欧洲各国殖民者展开了两百多年的斗争,自始至终不落下风,除了英格兰、葡萄牙和西班牙,欧洲其他国家伸向美洲的手都被大明斩断。
后来欧洲人为了获得资源,只能够向非洲进军,然而在非洲他们也遭遇到了顽强的抵抗,因为这些黑叔叔们,也开始用上了大明外销版的武器,跟欧洲军队作战时虽然占不到便宜,也没有原时空那么惨了。这也是欧洲一直发展不起来的根本原因。
言归正传,“816伦敦大屠杀”震惊了整个英伦三岛。威尔士和爱尔兰立刻宣布中立,伊丽莎白走投无路只好宣布战败,向大明帝国称臣纳贡。1564年9月11日,中英签订《中英伦敦条约》。《中英伦敦条约》共五十六款,附约一款;主要内容是:
①英格兰向大明帝国称臣,大明公使常驻伦敦;
②英格兰所有的港口对大明开放;
③大明得以入内地办学的权利;
④大明商人得以入内地游历、通商;
⑤明国商船可在英国这条内河口岸往来;
⑥修改税则,减轻商船吨税;
⑦对明赔款银四百万银元。
1564年9月8日,英格兰王国与大明帝国在”新起点号”军舰上签订的《中英军事同盟条约》,此条约不仅构成规定英格兰王国从属大明帝国的法律依据,而且使大明帝国可以在英格兰几乎无限制地设立、扩大和使用军事基地。
从此以后,英格兰王国就如同后世日本和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关系一样,成为了大明帝国干预欧洲局势的桥头堡之一。不过,因为有了同盟关系,大批的明国商人在英格兰开办工厂,直接向欧洲市场销售。英格兰王国反而因祸得福很快就发展起来,成为了欧洲地区比较富裕的国家。历史就这样开了一个搞笑的玩笑。
……
1566年9月5日,苏莱曼大帝去世。这消息传到西方的时候,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人们虔诚地希望,新苏丹或许会更容易顺从劝导、不像前任苏丹那样好战,就好像开战与否取决于苏丹的个人选择似的。甚至连戎马三十年的穆罕默德二世最初登基时也被欧洲人认为是乳臭未干、不构成威胁。
塞利姆二世于1566年9月登基的时候,欧洲人总体上已经摈弃了这样的观念:统治者的更迭必然意味着新的战争。苏莱曼大帝在临死前选择储君的残酷过程中,新苏丹的更有才干的兄弟们已经死去或者被处决,只有他一个人幸存下来。
此时,没有人对塞利姆二世有很高的评价。他相貌平平,生性懒惰,与军队的关系也不好。近卫军称他为“公牛”。据说他嗜酒如命。外国使节发回了充满负面评价的报告:“塞利姆二世生性暴躁嗜血,沉溺于各种ròu_tǐ享乐中,尤其酷爱饮酒。”但到16世纪中叶,欧洲人已经理解,君主的个人秉性和国家大事几乎没有关系。
但没有人知道,征服的宏图霸业对苏丹的地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与苏丹作为***世界领袖的身份错综复杂地结合在一起。这一点在权力的外部标志中也不断地体现出来:高贵的头衔宣示了对世界的主权;富丽堂皇的作战营帐和旗帜,镶嵌宝石的利剑和高贵典雅、镶有《古兰经》中胜利章节文字的头盔都强调了苏丹作为***战士的身份。
因此,只有伟大的征服才能巩固苏丹的地位。战争并不取决于个人的意愿,而是一项持续不断的帝国霸业,受到***教的佑护。奥斯曼帝国的整个国家机器都需要战争;如果征服战争受挫,就像在马耳他那样,也只是个暂时的挫折,很快就能克服。
“土耳其人的扩张就像是大海,”一个塞尔维亚人在一百年前曾如此评论,“永远不会安顿下来,永远汹涌前进。”在过去的日子里,苏丹要亲自指挥所有的战役。现在,苏丹不需要亲临战场,只需用他的马尾旌旗和精巧美丽的旗舰代表他的存在,自有前线将领代替他冲锋陷阵。
由于远离战场,塞利姆二世对战败的可能性不屑一顾;对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们研究很透彻的威尼斯人认为塞利姆二世“自视甚高,蔑视世界上其他君主;他自认为能够向战场投入无穷无尽的军队,不肯听取任何不同意见”。
塞利姆二世很快就认识到了战争对帝国的必要性。在他通过埃迪尔内门(征服之门)盛装进入伊斯坦布尔的那一天,近卫军发生了哗变。他们封锁了宫门,不准新苏丹进入,向他索取惯例的赏赐。
此时仍然担任海军司令的皮雅利帕夏被从马背上打了下来。塞利姆二世不得不匆忙向士兵们分发金币,才解决了事端,但他从中吸取了教训。常备军就像只老虎,每一位苏丹都必须学会驾驭它。
要驾驭它,就需要胜利,以及随之而来的战利品和土地的赏赐。害怕政变的塞利姆二世是第一位从未御驾亲征过的苏丹,在这方面,他的统治算是一个分水岭。但征服战争还是要继续下去的,地中海仍然是个让他非常感兴趣的目标。
欧洲依然笼罩在战争的阴云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00721/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0072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一百三十五章羊毛引发的战争)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老山活着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