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修真小说 » 大明皇弟最新章节列表 » 第一百四十八章我们走在大路上(二) (2/5)

第一百四十八章我们走在大路上(二) (2/5)

文/老山活着
大明皇弟 | 本章字数:322.77万字 | | 大明皇弟txt下载 | 大明皇弟手机阅读
使技术上有可能在这么深的海水中安全地铺设这么一条无穷长的电缆,哪里有一艘这么大的船能承载几千海里长的铜铁金属线的重量呢?又哪里有这么强大的电动机,能把一道电流完好无损地输送到如此遥远的距离呢?乘轮船横渡大洋至少也要两三个星期。一切前提条件都不具备。更别说,也还不知道在大洋深处是否存在可能排斥电流的磁性漩流,还没有足够的绝缘材料,没有靠得住的测量仪器,大明的科学家目前还仅只熟悉了电学的基本定律和原理,它们只够使人睁开眼睛,走出无意识的几千年沉睡。

“绝不可能!皇上异想天开!”当万历皇帝一提起横跨大洋铺设电缆的计划,不少学者们便强烈反对。一些最敢干的技术人员也只敢这么说:“以后也许可能吧。”

即便是迄今对完善发报技术作出最大贡献的科学院宋应星教授也认为这种计划是前途难卜的冒险之举。但他又预言道,铺设横跨太平洋的电缆一旦成功,他敢断言“它将是本世纪最光荣的壮举,将永远铭记于史册”。

一个人对奇迹的信念永远是一个奇迹或一件美妙的事情能够产生的首要前提。恰恰在学者们犹豫不决之时,一个固执己见之人淳朴的勇气能把创造性的活动推向前进;在这里,也像大多数情形那样,一个简单的偶然机缘使这一宏伟壮丽的事业获得了推动力。

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万历皇帝——朱翊钧。他固执己见,一定要推进这个项目,甚至不惜拿出内帑也要完成这一伟大的事业。他虽然对电学一窍不通,甚至从来没见过一条电缆。但是这位世界上最尊贵的人,天生就有掌控天下的雄心和富有强烈的冒险精神。

大明帝国国子监物理系的两位资深教授领受了这项任务,其中一位是前面提到的宋应星教授,另外一位恰恰是郑妃的父亲郑承宪,名义上也是位国丈。这两位以难以想象的精力投入工作,他和所有专家建立联系,组成了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有了万历皇帝这位大财主的支持,筹备工作进行的很顺利。只不过,铺设电缆的大致费用是在这项计划付诸实施时唯一有把握的估算,但技术上究竟应如何实施,并无先例可循。

还从来没有人设想过、计划过类似规模的工程。在黄河和长江之间的狭长水带下面铺设电缆怎么能和铺设横跨一整个大洋的海底电缆相提并论呢?

前者只要从一艘普通轮船的露天甲板上卷下几公里的电缆就行了,电缆就如同船锚离开绞盘那样缓慢地一圈一圈沉入水中。在运河铺水下电缆可以不慌不忙地等待一个风平浪静的好日子,人们对水深处的情况了如指掌,随时能观察到两岸的动静,从而避免发生任何危险的偶然事件;只要一天就能顺利完成。而在至少要连续航行三星期才能横渡的大洋铺设海底电缆,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海上天气变幻莫测,长好几百倍、重好几百倍的电缆不可能一直放置在露天甲板上。此外,即使是大明帝国在这个时代也没有一艘足够大的海船有那么大的货舱,能装得下由铜、铁和橡胶制成的这个庞然大物,也承载不起它的重量。这至少需要两艘主力船,并且还要有几艘船只随航,以便准确地保持最短的航线,并在发生意外情况时给予救援。

为此,万历皇帝圣旨一下,将东海舰队所有的运输舰调拨给这两人指挥。其中,微山湖号和洞庭湖号运输舰是两艘排水量超过6000吨的大型运输舰,这已经是此时大明帝国能够拿出来的最大型的运输船只了。但这两艘战舰本身都需要改建才能各自整齐地将那连接两大洲的无尽的链条的一半装进船舱。自然,主要的问题始终是电缆本身。对连接世界两大洲的这一条巨大无比的脐带提出了难以想象的要求。一方面,这条电缆必须像钢索一样结实、拉不断,同时又要保持弹性,才能便于铺设。

它必须能够承受得住任何压力、任何重量,又要像丝线一样光滑便于缠绕。它又必须是实心的,又不宜塞得过于饱满,既要坚固,又要精确,精确到能把最微弱的电波传送到几千多海里之外去。这条巨大的缆绳上任何一处有极小的裂缝、微不足道的不平整,都会破坏这二十多天航程路线上的信息传送。看上去,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宋应星和郑承宪知难而进!现在那些工厂日夜赶制金属线,皇帝不屈不挠的意志推动着所有的车轮滚滚向前。吕宋岛上整座铜矿、整座铁矿都用来制作这条绳索,整座整座橡胶树林的橡胶树都为制作如此长的橡胶绝缘护层而流淌胶乳。

这根电缆里面的金属丝线总长六千万海里,足够绕地球三十三圈,连成一条线,也足够把地球和月亮连接起来,仅这一点就足以形象地说明这个工程的规模是何等浩大。华夏自从秦始皇修长城、隋炀帝修大运河、正德皇帝修铁路以来,还没有哪个皇帝敢尝试比这更宏伟壮丽的工程。

但万历皇帝就是横下一颗心,要完成这一伟大的工程。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虚荣心,而是他看到了这样做的好处,那就是更加有利于他统治这个华夏有史以来幅员最辽阔的帝国。尤其是祖家的案子,让他察觉到了朝廷对于海外领地控制能力是不足的,一旦国内发生变乱,很有可能这些地方会脱离大明的掌控宣布独立,他也要为子孙后代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万历皇帝的亲自督导

(快捷键 ←) 上一页:第一百四十七章我们走在大路上(一)(2/5)章节列表下一页:第一百四十九章我们走在大路上(三)(2/5)(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