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知道,沈从容是主动申请参加这次科考的。从众多的候选人中,万历皇帝一眼就看中了他。这次科考行动专门配备了一手可以破冰的船,这艘要把他们运送到冰盖边缘的奇特的科考船叫做“企鹅”号。说它奇特,是因为它的装备是双重性的,它的一半就像是满载着活物西方人传说中的诺亚方舟,而另一半又是有上千种仪器和书籍的现代实验室。
因为要进入这空荡荡渺无人迹的世界,人在身体和精神方面不可缺少的一切都必须带去,于是原始人简陋的工具、毛皮、活的牲畜和大明帝国最精良的复杂设备搭配在一起。整个行动就像这艘奇特的船一样,也有双重性:这是一次像一桩买卖那样仔细计算的探险,一次处处谨慎小心的大胆行动。为了应付无数意外事故必须进行种种没完没了的精密计算。
1599年5月1日,南极科考探险队全体成员乘坐着企鹅号和平安公主号离开了天津的码头。出发的时候,天津城外阳光灿烂,芳草如茵,鲜花烂漫。温暖明媚的太阳高挂在这晴朗世界的上空。海岸线渐渐消失的时候,他们异常激动,深知此次告别温暖,告别太阳,一去经年,有些人或许将永不返回。但是,船头飘扬着大明龙旗,想到这一世界的标志也一起前往被征服的地球上唯一尚无主人的地带,他们心中深感责任重大和自豪。
翌年一月,经过短暂的休息,他们在冰海边缘新西兰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陆,修建了一座过冬用的房子。那里12月和1月是夏天的两个月,因为在那里,一年里面只有这时白天才有几小时太阳在白色的金属般的天空闪亮。房子是就地取材木头墙壁,和早先那些以前的科考探险队并没有什么两样,但在里面可就能感觉到时代的进步了。十几年前,大明曾经派遣过一支探险队来到这里,但是他们失败了。他们的先行者使用气味难闻的、冒烟的煤油灯,待在半明半暗中,厌倦了自己的面孔,不见天日的单调的白昼使他们精疲力竭;而本世纪末的这些人在他们的四壁之内却拥有整个世界、整个科学的缩影。
乙炔灯投射出温暖的白光,电影放映机变魔术似的把远方的图像、春意融融之地的温带风光映现在他们眼前,一架磁带式收录机自动发出家乡的音乐,资料室里存放有当代关于地理的所有资料。一间房间用做暗室,冲洗电影摄像机的胶带和彩色照片底版。另外几间实验室里,地质学家正在对岩石作放射性分析,动物学家从捕获的企鹅发现了它身上的寄生物,气象观察和物理试验交替有序地进行。
在那光线昏暗的几个月里,人人都分配了一定的工作,一个聪明的系统转变了孤立的研究,使大家共同获得教益。这五十几个人每天晚上举行报告会,在冰层和极地的严寒中讲授大学课程,每个人都尽力把他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另一个人,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在活跃的交谈中日臻完善。这里,科学研究的专门化绝不伴随着高傲,人们在集体中寻找相互理解。
置身于这仿佛史前世界的自然状态中,这五十几个人在感觉不到时间流动的极度孤寂之中,他们彼此交换大明十六世纪近百年的最新成果,而在内心,他们不仅感觉到世界大时钟的钟点,而且感觉到它的分分秒秒。当这些人高兴地在营地里庆祝春节,并出版取名为《南极大明日报》的幽默小报,在上面开些小玩笑,都可以看得出来他们的态度乐观而积极。每当附近的海面上冒出来一条鲸鱼或者有人被企鹅追逐这一类小事,都成了他们津津乐道的事件。而另一方面,炫目的极光、可怕的严寒、极度的孤寂,那些平常人看来是非同寻常之事,却成了这里的人们心目中习以为常的平凡现象。
在等待出发的日子里,他们外出举行各种准备工作。譬如试验机动雪橇、学滑雪、训练那些雪橇狗。他们修建了一个仓库,为日后的长途行军作准备。日历很慢很慢地翻到了南极的夏天(12月),从大明来的破冰船穿过巨大的浮冰给他们送来家人的书信。科考队员们分成若干小队,现在也敢于在极度酷寒的冬季锻炼白昼行军,试验帐篷,积累经验。
并不是每次做什么事情都能成功,然而正是层出不穷的困难给予了这些大明的勇士新的勇气。他们出去探险回来,浑身冰冷,疲惫不堪,迎接他们的是欢呼声和温暖的炉火亮光。度过了物资匮乏的数天之后,他们会觉得这个位于南纬七十七度的小小的舒适的家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居留地了。
前进基地的观察哨设在离木头房子一公里远的山冈上,每隔一小时换一次人值班。那里,在陡峭的高地上,架设了一台仪器,孤零零的像一尊大炮,瞄准看不见的敌人:这是一台测量移近的太阳最初热量的仪器。他们等待太阳升起已经等了好几天了。
反光已在黎明时分的天空变幻出神奇明丽的彩色图案,那圆盘仍未跃出地平线。但这一片天空,这充满日出前的魔幻光线的天空,反照的开始,已使这些性急难耐的人很受鼓舞。终于响起了电话铃声,从山冈上给感到幸福的人们传来了消息:太阳出来了!
几个月来第一次举起她的头探进寒冬似的夜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00721/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0072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一百五十二章死去无知万事空(一))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老山活着谢谢您的支持!!